台灣經濟崩潰時候到了! 「奇蹟→衰退」學者點破3大關鍵

▲▼未竟的奇蹟新書發表會。(圖/記者楊蕙綾攝)

▲新書發表會現場高朋滿座。(圖/記者楊蕙綾攝)

記者楊蕙綾/採訪報導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15日舉辦《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新書發表會,邀集海內外26名社會學家、19篇文章,以企業大型化、台資外移、科技人才外流為切入點,檢視台灣經濟在20年內從「奇蹟」走入「衰退」的原因。許多學者認同,台灣長年低薪、勞工剝削及人才外移是主要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田畠真弓表示,台灣半導體與日本關係密切,但自1990年代中後期後,東亞資本主義開始走向高度依賴「高品質、廉價」的消費市場,原先以日本為核心的「生產驅動商品鏈」,逐漸轉變為台灣、韓國為主的「消費驅動商品鏈」發展模式。

▲主編之一、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圖/記者楊蕙綾攝)

因此,許多日本電子大廠失去原先的競爭優勢,人才成為「產業浪人」(跨國流動的科技人才),進入台灣半導體市場工作。但台灣近年來同樣面臨人才快速流失危機,隨著產業西進大陸,「台灣太講究廉價高品質,人才壓力大」紛紛出走或被挖角,田畠真弓如是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提到,台灣半導體大廠主管曾私下透露,「台灣無法掌握關鍵技術,人才失去信心,只好放棄台灣,前進大陸、新加坡。」面臨對岸高薪挖角的趨勢,「挖角」是否成為東亞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推手,仍需繼續觀察。

▲勞團抗議一例一休修法。(圖/記者楊佳穎攝)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以「台灣勞工研究」為出發點,探討台灣生產體制、勞工剝削與台灣工運發展。他直指,台灣工運的主要路線為抗爭與協商,2條相互交織,直到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台灣勞工才得以透過立法院修法、成立真正全國性的工會,擁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參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他也發現一個現象,近年加入工會的勞工數量大減,體制外的抗爭不斷增加,勞工運動參與者與過去組成有很大的不同,以往多半是相同工作性質者,選擇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但如今出面抗爭的卻是學生及剛進職場不久的青年。由此可見,在勞工意識逐漸抬頭的現今社會,勞資議題、工時問題已成為政府亟需面對的課題。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分享看法。(圖/記者楊蕙綾攝)

何明修以近日火熱的「一例一休」為例,呼籲政府及企業應注重來自社會運動的民眾需求,當民眾在意的是休假和工作時間,政府就不該將「拚經濟」簡化成「老闆不賺錢,經濟不會好」;企業方面亦同,當雇用的勞工越來越有勞動意識,不肯輕易妥協,經營者需自行創新因應,「改變動力在於非經濟的行動者」。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鄭志鵬。(圖/記者楊蕙綾攝)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鄭志鵬、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副教授鄧建邦均以「台商」為出發點,以台商投資經驗,反思台灣經濟轉型,以及在大陸發展的發展現況與未來挑戰。鄧建邦表示,兩岸交流多年,1998年是台商的極盛時期,珠江三角洲幾乎是台商的天下,但隨著大陸經濟結構變化,勞動成本增加,被迫開始向內陸移轉。

鄭志鵬也透露,台商一直有「大逃亡」的說法,透過「三轉策略」(轉型、轉移、轉行)逐漸自東南沿海進入內陸,尋找下一個珠江三角洲,近幾年,新一波台商看準商機,紛紛針對餐飲、農業、幼兒園或學齡前教育進行投資,「獲利比製造業高很多,尤其是幼兒園。」他表示,成立一間教育管理顧問公司,三人即可成立團隊,輔導當地幼兒園經營,這是很新的現象。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副教授鄧建邦。(圖/記者楊蕙綾攝)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李宗榮指出,這本書是以經濟社會學出發,不同於經濟學家從效率成長角度出發,「我們看重社會制度,更關心經濟發展對於台灣政治經濟、權力、文化、組織的影響後果。」透過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從各面向、各領域把跟台灣有關的發現整理出來,盼能做到「把歷史帶回來」。

他也透露,台灣從「奇蹟典範」到近20年的「衰退典範」,市場已不再是過去「黑手變頭家」、「創業很容易」的樂觀想像,如今大型企業家族化、國家概念退位,台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亟需改善,即使資本主義在台灣看似悲觀,「但我們仍有期許,認為台灣需要改變及突破,希望未來經濟能再創奇蹟,創造一個均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