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基本工資漲16% 近2成企業欲轉型自動化

▲▼聰明,賺錢,有錢,教育,富有,創意。(圖/視覺中國)

▲南韓企業為了減少人事成本費用與長期規畫,因此逐步增加採用自動化產線與智慧製造科技,圖為企業省錢示意圖。(圖/視覺中國)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南韓總統文在寅於今(2018)年1月起將南韓法定基本薪資從每小時6470韓元調高至7530韓元、漲幅約16%,也是2000年以來最大調升幅度。南韓企業為了減少人事成本費用與長期規畫,因此逐步增加自動化產線與智慧製造科技,例如零售與餐飲業推出觸控面板或語音的自助點餐,也推出不少無人店面商店。南韓學者認為,企業在人事成本調升時,自然會考慮成本並加速產業轉型成自動化。

根據韓國企業主聯盟調查,目前南韓企業中,員工人數低於300人的有186家,其中19.5%正考慮擴大自動化產線、智慧製造設備等。而南韓的超商龍頭Emart24也搶先在首爾開設5家無人化商店,其總公司新世界集團指出,若顧客反應不錯將繼續於各區擴展無人店。

不過在台灣部分,外界認為,雖然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今年1月起調升基本薪資,從原先每月2萬1009元調整為2萬2000元,但幅度不僅遠低於南韓,而且還須考慮勞基法修正後的過勞問題,各界也預期台灣企業要仿效南韓因人事成本而轉型的方式只會更加遙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身台灣經濟研究院智庫學者的邱俊榮表示,光是2016年外籍工作者人數就從60萬成長到65萬多,年增率高達8%,但GDP成長僅2%,可見很多企業即使給了他土地、勞工、電、水、人才,解決其五缺,其經濟效益仍不明顯。

邱俊榮認為,國發會的5+2政策(綠能、國防、生技醫療、亞洲矽谷及智慧機械等5大產業,還有新農業、循環經濟的+2產業)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促進產業轉型部分,不再仰賴勞力密集,也能進一步增加自己產品的附加價值,「若不及早轉型,以後等到產值追不上先進國家工廠、勞力成本也無法壓低時,恐怕就來不及了。」

▼南韓總統文在寅大幅度調漲南韓基本工資。(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