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陶氏杜邦公司傳資遣30%員工 營運從對岸操控

辭職/裁員/跳槽/出走。(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台灣陶氏杜邦公司傳資遣30%員工。(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2月宣布要把公司分拆為3個獨立公司的美國陶氏杜邦公司,因為要節省成本,傳出該集團把在台灣公司的員工人數,從近500人遞減為300多人,人員雇用減少了30%;而被迫離職的員工,幾乎全是把工作交接給中國大陸的同事,形成營運由對岸全盤遙控,管理由對岸全權決策的局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陶氏化學公司和杜邦公司在去年6月獲美國反托拉斯監管官員核准合併,陶氏杜邦公司今年2月宣布,為節省成本,將把公司分拆為3個獨立公司,預測可省下33億美元,而完成時間從2年縮短為14到16個月內。

就在開始組織調整的時候,市場傳出,該集團把在台灣公司的員工人數,從近500人遞減為300多人,人員雇用減少了30%;而被迫離職的員工,幾乎全是把工作交接給中國大陸的同事,形成營運由對岸全盤遙控,管理由對岸全權決策的局面。

面對這種現象,曾在外商公司服務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表示,台灣就像開心農場,我們挖好了蘿蔔洞headcount,種了蘿蔔,等到這個蘿蔔洞有了生產力,對岸就介入,拔掉台灣的蘿蔔,換上中國大陸的蘿蔔。

市場人士也分析,「外商裁員,台灣永遠是站在烽火的第一線」。因為台灣法律規定的資遣費和撤資條件最寬鬆,所以從台灣撤資是最划算的一件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市場人士表示,過去台灣以低廉的薪資、政府寬鬆的政策、吸引跨國企業來台投資,因此當外商企業要裁員時,不是考慮「從勞工保障最好的國家撤」,而是依「從對勞工保障好的國家撤資比較麻煩,且資遣的成本太大」考慮,而台灣就因為「因為法令寬鬆撤資方便,而且資遣費便宜」,而成為優先撤資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