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懸崖疑慮升溫 資金連七周流入新興市場

記者蔡怡杼/台北報導

伴隨美國大選逼近,美國財政懸崖成為年底前最大市場隱憂,加上第三季企業財報不如預期,促使國際買盤由成熟市場轉進新興市場。根據EPFR統計,整體新興市場上周淨流入26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七周;反觀整體成熟市場淨流出金額高達73億美元,其中,美國賣壓最沈重,失血逾87億美元,不僅創下近13周單周最大淨流出,今年累計資金動能也由買轉賣。

資金前進新興市場趨勢鮮明,成長力道居全球之冠的亞洲(不含日本)當然優先受惠,九月以來資金買氣逐漸增強,上周吸金近13億美元,不但是今年單周最大淨流入,亦創下去年7月以來單周吸金之最。

摩根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表示,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膠著,導致市場對於財政懸崖疑慮升溫,投資心態趨於保守觀望之餘,資金轉向深具基本面優勢的新興市場尋求慰藉,從10月以來整體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入逾66億美元、整體成熟市場基金淨流出178億美元可見一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淑婷進一步指出,全球低利且寬鬆的貨幣環境成形,新興市場無疑是最大受惠者,尤其是少了通膨的羈絆,不需再行緊縮措施,甚至陸續加入降息行列,不僅利於挹注經濟成長動能,也推升股市的資金動能無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淑婷強調,相較於歐美貨幣政策已黔驢技窮,多數新興國家不但財政體質健全,應對景氣放緩的政策籌碼普遍充足,股市相較成熟市場將更具支撐。

摩根JF亞洲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伴隨年底消費旺季來臨,坐擁龐大內需動能的亞洲(不含日本),成為資金優先佈局的區域,吸金動能逐漸增強,10月以來淨流入逾26億美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銘銓分析,自金融海嘯後,亞洲經濟成長率穩居新興市場之冠,GDP佔全球比重也提升至二成以上,眼見亞洲經濟對全球影響力日益重要,國際資金佈局當然少不了亞洲,尤其中國景氣可望在第四季觸底回升,更帶動資金買盤搶先進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使亞洲各國央行對於景氣復甦確立更甚於壓低通膨及預防貨幣升值,何銘銓分析,目前多數亞洲國家通膨率處於下降趨勢或尚在央行容忍範圍內,因此,除了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外,還偶有降息發生,如上周泰國意外降息一碼,有利於降低企業籌資金成本及刺激內需消費,帶動亞洲經濟再度回到加速成長軌道,股市可望率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