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相關產值上看300億 陳冲:須參與國際分工

▲中菲行與東吳大學攜手舉辦「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帶動的產業劇變」財經講堂。(圖/記者林淑慧攝)

▲中菲行與東吳大學攜手舉辦「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帶動的產業劇變」財經講堂。(圖/記者林淑慧攝)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政府力推智慧運輸建設,將開發自動駕駛中控系統平台,帶動汽車零組件及物聯網等產業發展,產值上看300億元,前行政院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陳冲提醒,自駕車在世界上已是跨國、跨產業及跨供應鏈的結盟,政策必須規劃參與全球價值鏈的運作,不宜孤芳自賞,無視國際分工的比較利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菲行與東吳大學企管系今天舉辦「東吳企管財經講堂」,主題為無人車與智慧運輸帶動的產業劇變,邀請前行政院長陳冲、中菲行執行長林天送、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微軟AI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車輛研發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與會。

無人駕駛技術是去年最夯的科技話題之一,包括Google、Intel、百度都相繼投入創新研發,百家爭鳴。林建州指出,2016年新加坡的nuTonormy無人計程車展開測試營運,無人公車則預計在2020年上路;DHL、亞馬遜等物流業者,也運用無人車、無人機來完成物流最後一哩路的遞送,亞馬遜甚至提出「飛行倉庫」的前瞻構想。

針對政府將投入9000萬元預算開發「自動駕駛中控系統平台」,陳冲表示,政府須思考此平台與否與外界正在研發中、具autonomous, connected, electric and sharing功能的車輛市場結合?

他並提醒,自駕車在世界上已是跨國、跨產業及跨供應鏈的結盟,如果對介面間的溝通欠缺合作關係,將有無法指揮手腳的大腦,恐乏施展空間,任何單一研發的投資可能就是國發會投入9000萬元的千萬倍,政府在智慧運輸產業的規劃應同時規劃參與全球價值鏈的運作,以追求最大效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無人車為眾多創新科技的結果,包括AI人工智慧的發展、電動車技術的新,以及車用半導體的開發,在科技化、無人駕駛化與共享經濟化的多重演化下,傳統內燃機的汽車產業恐面臨巨大考驗。

工研院產經中心預估,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比重,將從九○年代的5%,到2020年時將增加為50%,汽車產業將從引擎轉為電動、電池取代油箱,以及推動車用電子半導體產業鏈的轉型,帶動新式電腦晶片開發、車載鏡頭、車用面板與LED等車用電子產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