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大陸P2P風暴若發生在台灣 金管會早就「爆掉了」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戴瑞瑤攝)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18日)透露,凱基銀行跟中華電信合作,成為全台第一個核准進入監理沙盒實驗的案子。但第一個案子竟是金融業主導,卻不是科技業者主導?他坦言,跟科技業者交流最大的障礙,就是科技業者認為創新的當下、監理不能過嚴,他更直言:「大陸P2P現在變成什麼樣子?若發生在台灣,金管會大概是爆掉了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管會主導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今天啟用,但令外界留意的是,金管會直接進駐園區做「監理門診」,恐引起科技業者不滿,認為影響創新。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坦言,跟科技業交流最大障礙是,他們認為創新的當下、監理不能過嚴,但有個問題,例如吸收存款,銀行要付出多少成本?有流動性覆蓋率、準備金要求、放款有備抵呆帳要求、法遵、資安跟洗錢。

顧立雄說,科技業者說他也要做存、放款,但又叫金管會不要管這麼多,「這會產生監理套利!」他解釋,金融業1元的放款,成本要0.8元,若沒有用同樣監理標準,科技業成本只要0.3元,風險在哪裡?所以創新的同時,也要預防風險發生。

顧立雄也直接談到大陸P2P網路借貸近2個月連環爆,已經有120萬人成為「金融難民」,他說:「大陸P2P現在變成什麼樣子?若發生在台灣,金管會大概是爆掉了吧!就算我解釋P2P不歸我管,也應該沒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顧立雄強調,辨識潛在風險,才可以擬定適當監理政策,透過監理門診才知道有什麼法規上的障礙。例如目前核准進入監理沙盒的凱基銀和中華電信合作案,如何辨識是誰繳帳單的?產生的風險是,若辨識基礎不夠,就會發生信用評等的問題,也會影響後續的信用評等,變成通案的安控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