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又省錢 工研院推廢熱發電技術

▲工研院在2018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低溫熱能溫差發電應用技術」。(圖/記者姚惠茹攝)

▲工研院在2018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低溫熱能溫差發電應用技術」。(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

不論是石化、鋼鐵、還是機械工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一直是個嚴重問題,工研院在2018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的「低溫熱能溫差發電應用技術」,就能將這些廢熱回收發電,並榮獲NASA技術摘要雜誌「開創未來獎」中的永續科技百大創新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研院開發的ORC技術,除了可以運用於地熱發電外,還可以用在石化、鋼鐵、機械產業製程中較沒有利用的低溫發電,打破以往製程過程中,中高溫餘熱較易進行回收,但是低溫餘熱(<250°C空氣或<100°C熱水)大都散熱後排放的問題。

工研院研發的有機朗肯循環(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低溫溫差發電系統,可回收80°C~300°C的工業廢熱,是貨真價實的廢資源利用,目前已開發出10瓩、50瓩、60瓩及200瓩的螺桿式膨脹機組,以及125瓩、300瓩的渦輪式膨脹機組。

廢熱發電後,預估節能效益從每年新台幣百萬元起跳,建造後的投報率約2-5年,並榮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技術摘要雜誌(NASA Tech Briefs)「開創未來獎」中的永續科技百大創新獎。

舉例來說,今年工研院與燁輝鋼鐵合作,成功建置132瓩ORC廢熱發電系統,年發電量112萬度,年減碳量達約700公噸,相當於1.8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收量,每年節省約新台幣300萬元電費,成功展現國產自主化渦輪ORC技術開發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研院綠能所表示,國際上確實有類似技術但費用相當高,讓考慮廢熱發電的工廠卻步,工研院為了降低有機朗肯循環溫差發電機組成本,成功結合台灣本土的冷凍空調大廠漢鐘精機公司等,將ORC核心引擎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自主研發。

目前螺桿式ORC系統技術已技轉國內廠商,持續邁向商業化並獲多家客戶採用,國產自製率95%以上,已成功驗證技術可行性並帶動節能產業發展,節能效益規模可望從每年新台幣百萬元起跳,輕鬆將廢熱變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