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回嗆:4000萬買房哪算是豪宅 被扭曲為進場時機不可思議

▲▼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圖/本報資料照)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圖/ETtoday新聞資料照)

記者李蕙璇/台北報導

政大教授張金鶚今天在臉書粉絲頁貼文說,有立委竟以他個人的退休換屋行為來質疑詢央行總裁楊金龍「房市空頭總司令花4000萬購屋,打房教授都買豪宅,是否代表房市回溫?」還追問楊總裁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直接回嗆說「4000多萬,不到60坪還要扣除3分之1公設的居住面積,算是豪宅嗎?」,實在不可思議國會殿堂竟以此質詢央行總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金鶚也無奈地說,「我可以理解業者或有些媒體藉此炒作的目的,但希望社會大眾不要被誤導鼓勵大家進場。」

有網友留言支持張說「要賣二間房屋另一間要貸款,才能夠再買一間新屋,只感覺擁屋大不易,何況教授又屬工作穩定的高收入階層,到退休還要如此理財。一般普羅大眾可想而知會更困難。」甚至有網友另劃重點說「關鍵字,沒有小孩。有一個馬上少一間」。

張金鶚說他和太太自認過去非常努力工作,買三戶房屋均為居住使用,問心無愧,心安理得,而且因為沒有小孩,同時要照顧年邁的老爸媽,所以可以多買一戶以為未來生活所需,其中有一戶還曾是我在市府發起愛心房東的首例。如今退休必須賣掉二戶舊屋並以第三戶向銀行貸款付頭期自備款才能換新屋,更感受到目前的不合理高房價。

而且也聽到代銷業者的學生說,已有業者準備要以張教授買新屋的新聞向購屋者訴求房市已復甦,目前是購屋進場的好時機,而深感個人退休的「換屋」行為,不斷被扭曲渲染,令人遺憾與擔心,希望大家多關心當前社會居住問題的嚴重及世代居住不正義所造成的貧富差距,而不應關注個人購屋的行為,未尊重個人隱私權利,進而渲染投資炒作,造成社會的無謂爭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強調,自己這次換屋更大的感受是「世代居住的不正義」。在過去那個年代只要個人努力工作,就可以買得起房子,而現在的年輕人努力一輩子,以目前的房價和所得,很難買得起房子,更別提等年紀大了,要換屋改善生活品質將更難了。

因住了25年的舊屋,退休後為要改善生活品質而換屋,強調「居住品質」與「負擔能力」是個人需求的購屋考量,「換屋」行為並無關房市是否景氣及進埸購屋時機。因為換屋是「有買、有賣」,不論景氣是好或壞都能彼此相互抵消,不應被扭曲只有買屋。

▼政大教授張金鶚臉書粉絲頁。(圖/記者李蕙璇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