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來襲!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20日登場 專家學者看利率政策下一步

▲▼央行總裁楊金龍。(圖/記者劉姵呈攝)

▲台灣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將在下周20日登場,市場關注利率政策。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圖/記者劉姵呈攝)

記者劉姵呈/綜合報導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聯準會(Fed)暗示此季必要時可能降息,而歐洲央行也傳出轉為對降息持開放態度,全球大型央行政策風向轉彎,下周20日台灣央行即將登場的今年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將發布的貨幣政策也受到關注。台灣央行利率目前已經「連11凍」,究竟這波降息潮,會不會讓我國跟進降息?

對此,國內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國內資金仍相當充裕,以目前重貼現率1.375%和歷史最低只有半碼之差,目前綜合看起來台灣央行20日並不會跟進降息,仍會以「不變應萬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顧今年第一季理監事會議,央行總裁楊金龍發表,因考量全球貿易及製造業活動持續降溫,國際機構普遍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再加上中美貿易戰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因此維持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為1.375%,連續11季維持利率不變。

而根據央行的理監事會議紀錄指出,許多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且對於未來的利率走向,理事們認為,國內產出缺口擴大,顯示經濟成長動能不足,且通膨緩和;加以美國今年可能不會調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台灣「實無調升政策利率」的理由,支持「利率維持不變」。

至於市場關注第二季台灣會不會跟進美國降息?銀行主管指出,雖然美國不排除降息,歐洲也可能跟進,但以台灣來說,資金仍相當寬鬆,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然放緩,但主計總處預估也仍有2%以上的成長,再加上目前重貼現率和2009年金融海嘯時歷史最低只有半碼之差,要降息的空間有限。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表示,在中美貿易戰壓力之下,金融市場波動較大,聯準會降息的信息,對美國跟全球股市都是好消息;但其實降息其實也反映了美國經濟表現不好,才會降息。如果美國經濟因此受到影響,台灣依然不能置身事外,因為也可能對台灣的出口產生不好的影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表示,美國聯準會現在採取的是「預防性降息」,減緩市場悲觀情緒,真正開始降息就是避免經濟惡化下去,但暫時不影響央行20日理監事會議,利率可能還是連12凍。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也有學者表示,美中貿易戰確實衝擊台灣出口,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也面臨貶值壓力,但日前央行卻罕見在公布外匯存底統計的新聞稿點出進場阻貶的訊息,因此如果降息反加深新台幣貶值,恐怕非央行所樂見。簡單來說,央行如果怕新台幣貶太深,決定降息的話,不就是讓新台幣有偏弱的壓力,因此反而應該是升息較有可能,不該是降息。

綜合來看,專家學者大多認為,即使美國和歐洲央行降息,台灣央行也不可能馬上跟進,這跟楊金龍屢次強調過「台灣不一定要跟進美國」的態度一致,楊金龍也多次表示,央行會觀察整體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再做進一步的判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根據國內機構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雖然趨緩,但可能逐季改善,因此,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是有一定依據、國內目前暫無降息的必要性。

面對外界質疑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楊金龍也強調過,低利率的環境為全球現象,並非台灣獨有,這背後是結構性的經濟議題。

楊金龍曾提到,要提振經濟成長不能單靠「貨幣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或許可以短暫刺激,但長期沒辦法,還是要配合結構性的調整,且全球資金自由移動,會讓貨幣政策有效性降低,美國也是如此。他也提到,美國聯準會以前會提高利率或降低利率,對經濟的影響頗有效,現在受到全球資金移動影響,就算美國改為升息,長期利率也沒辦法提高,這也是著名的「葛林斯潘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