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EMBA打造跨界學習平台 執行長謝明慧:「社會創新」邁向行動階段

▲台大EMBA執行長謝明慧,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暨社企流iLab校長顏漏有。台大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和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陸雄文院長。(圖/台大EMBA提供)

▲左起為台大EMBA執行長謝明慧、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暨社企流iLab校長顏漏有。(圖/台大EMBA提供)

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

「社會創新」過去在台灣只有概念的存在,如今不僅在台大EMBA已經有校友實例融入個案導讀基礎課程,台大EMBA執行長謝明慧更是直言「社會創新」已經從「倡議」走向「行動」階段,接下來將進一步鏈結校友和學校跨界資源,加速推動富含「社會創新」精神的新創團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EMBA今天(15日)舉辦105級畢業典禮,邀請到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暨社企流iLab校長顏漏有擔任致詞嘉賓,勉勵畢業生成為「社會創新」的領航者,利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議題,並透過實際行動發揮社會影響力。

▲台大EMBA今天舉辦105級畢業典禮。(圖/台大EMBA提供)

台灣「社會創新」邁向行動階段
「社會創新」的定義就是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謝明慧表示,主要是注意到歐美名校已經開始在談社會創新,因此台大EMBA在2017年的20週年慶時,首次提出「社會創新」的概念,不過當時還處於倡議的階段,透過論壇邀請嘉賓來向學生傳達想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明慧表示,台大EMBA在2018年第一次把校友林攸信的智慧里長「村里平安箱」案例,放進新生個案導讀的課程,透過個案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去了解「社會創新」,並從今年開始嘗試走向「行動」階段,邀請校友加入學生討論出來的三大樞紐,實際從行動開始落實學習。

▲左起為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和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圖/台大EMBA提供)

從行動學習落實「社會創新」
謝明慧表示,台大EMBA早有課程讓在校生跟校友組成團隊實作,其中就包含社會創新團隊,不僅成員要來自不同領域,甚至組成不限在校生、畢業生、校外夥伴,透過業師輔導帶領企劃,最終在發表會前將計畫提供給所有校友,藉此整合校友會資源加入,今年就連台大EIMBA和GMBA都同步開設「創業實踐」這門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地,顏漏有表示,台大EMBA在社會創新就是幫助團隊從0到1,而AAMA台北搖籃計畫則是從1到100,因為創新模式在各個階段會遇到不同問題,所以需要鏈結四方的資源,因此他們也有類似的模式來協助「社會創新」團隊做到最好。

顏漏有表示,主要就是每個月挑2組案例,2年共24組案例,藉由讓導師、同學提問,不僅將自己的計劃一次攤開給所有導師指導,還能得到同學間碰撞出的火花,藉此完善自己的創新模式計畫。而這部分更被謝明慧認為,台大EMBA和AAMA台北搖籃計畫未來有機會合作的地方。

▲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暨社企流iLab校長顏漏有。(圖/台大EMBA提供)

台灣「社會創新」的下一步
顏漏有以英國公益團體用「紅鼻子日」為例,強調他們在特殊節日發動全國募款,其實就是一種透過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並強調社會創新跟一般創新的不同就在於「社會價值」必須跟「商業價值」並重,同時點出台灣目前多數社企面臨過度理想化,但是缺乏商業化的能力,提醒創業者還是必須注意「永續經營」的重要性。

顏漏有表示,「社會創新」從倡議到行動之後,第三階段就是「影響力投資」,因為資金就是把創新模式擴大落實的重要關鍵,像是國際知名的私募基金都已經設立「影響力基金」,就是希望社企在追求報酬的同時,著重發揮社會影響力,雖然是比較低的報酬,但是可以協助整個社會永續發展,這也是台灣邁向「行動」階段後,接下來即將面臨的挑戰。

針對「影響力基金」,謝明慧進一步指出,其實台大EMBA校友會已經著手在討論,初步希望可以先建立管理機制,透過影響力基金讓整個社企的生態系更完整,並強調「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因此他認為「社會創新」一定要跨界合作,同時具備社企的理想概念,還要有商業化的頭腦,這些都是台大EMBA課程重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