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1.6兆負債被放大檢視 財務業界認為解讀方向有迷思

▲▼鴻海土城廠區。(圖/記者湯興漢攝)

▲鴻海土城廠區。(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

鴻海(2317)集團作為台股市值第二大,去年獲利1290.65億元,但近期有人質疑鴻海總負債1.6兆,高居全台電子業第一名,並從明年開始,鴻海每年都要償還平均200億元的普通公司債。對此,財務業界人士有不同看法,認為攤開財報便能破解財務迷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從公開資訊觀測站來看,鴻海1.6兆元的負債總額看起來很高,但其實主要是因為集團的規模龐大,所以相對的數字也高,若仔細看「負債比例」卻是同類型下游電子代工產業中的優等生,法人表示,以今年第一、二季為例,鴻海在電子代工產業中,負債占資產比例其實最低。

至於說到鴻海負債為台股市值前五大企業之冠,財務業界人士表示,其實檢視財務不能只看單一指標,要看「資產負債表」就要同時看資產與負債這2項數據,因此如果以償債能力來說,最基本的就是看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負債的對比,也就是流動比例,流動比例越高代表流動資產越高、償債能力越好,以鴻海第一季流動比例174%來看,更遠遠勝於其它電子同業。

外界質疑鴻海從明年開始,每年都要償還平均200億元的普通公司債,導致集團財務壓力龐大,但攤開鴻海財報來看,鴻海第一季淨現金2495億元、第二季淨現金2398億元,是把現金定存、理財商品全部變現,並償還銀行借款及公司債之後,還剩下來的現金,明顯可以看出實際狀況。

業界認為,對於金融業來說,絕對不會希望公司把所有借款以及公司債還掉,尤其鴻海的信用評等A-穩定,對金融業來說是非常好的貸放目標,對於這些信用評等高的企業,甚至希望企業多多借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遭質疑應付帳款高達8000億元,業界認為,由於鴻海佈局全球,向各國供應商採購生產料件,所以付款對象並非全數為台灣廠商,而且只要做生意買東西就會有應付帳款,若是只針對應付帳款的數字做文章,其實並不正確且不公平。

財務業界說明,企業在營運時,結清前一筆應付帳款的同時,隨著新的產能、產品開出就會有新的應付帳款產生,而作為全球第23大也是全台第一大民營企業,鴻海營運規模龐大,應付帳款這些數字龐大實屬正常,無須放大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