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離岸風電國產化比例達全球最高 投資金額遠遠超過300億元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長許乃文。(圖/記者姚惠茹攝)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長許乃文。(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台北報導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長許乃文今(27)日表示,目前在接受國產化審查的4家風電開發商中,CIP是全台唯一已經完成各項合約簽署的廠商,再加上彰芳暨西島風場、功率轉換模組(PCM)組裝線、葉片廠、機艙組裝廠,國產化比例達全球最高,投資金額遠遠超過300億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乃文今日特別分享CIP在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的多項成績,包含這兩個月CIP已經完成多項國產化合約的最終簽署,再加上CIP彰芳暨西島風場的產業關聯方案,所包含的超過80家本土廠商,若再加上納入的下游本土產業鏈則影響將更為廣泛。

許乃文分享,CIP在水下基礎方面,彰芳暨西島風場整場600MW的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62座全數下單給世紀風電,合約金額高達165億元,成為台灣離岸風電史上單筆最大的本土訂單;基樁方面則是全數下單俊鼎工程及世紀風電,總額超過50億元,成為全台唯一整場100%採購本土基樁的廠商。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風機與水下基礎。(圖/CIP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風機運輸暨安裝工程方面,許乃文表示,CIP與台船環海已完成最終合約簽署,相較政府要求的2024年,預計可望提前3年在2021年落實風機運輸與安裝國產化,規模更是直接使用600MW,高出政府原先規定目標400MW的12倍。

水下基礎運輸暨安裝工程方面,許乃文表示,CIP與伯威海事已完成最終合約簽署,同樣相較政府要求的2023年,預計可望提前2年在2021年落實國產化,規模比政府規定的多100MW,並促成荷蘭百年海工大廠皇家Boskalis與台灣樺棋營造合資成立伯威海事。

陸上變電站方面,許乃文表示,原本政府國產化的要求是要達到3項零組件,但是CIP以統包的方式整場下單,將設計、採購及建造皆委託給東元電機,因此不僅落實國產化,更是遠遠超過政府要求的條件。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風機與水下基礎。(圖/CIP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力發電機方面,許乃文宣布將攜手中鋼,以業主的身份共同建置全球最大的機艙組裝廠,目前已展開選址作業,預計台北港或台中港都是選項港口,最快會在年底確認,屆時將會建置組裝能量達9MW的平台,並強調顛覆業界慣例,就是為了展現國產化的誠意。

此外,許乃文表示,風機廠MHI Vestas預計將在組裝廠建置全台唯一的功率轉換模組(PCM)組裝產線,也是PCM組裝首次在歐洲以外的國家落實,而且位在風機塔架底段的PCM模組約17公尺高,內含超過7000個零組件,其中電纜線、不斷電系統、變壓器、扣件、配電盤等5樣關鍵零組件皆來自台灣,總計國產化零組件比例超過一半以上,創全台唯一的案例。

同時,許乃文宣布CIP也將與本土葉片風機廠天力合作,在台建置風機葉片製造廠,並為亞洲唯一的葉片廠,而且由MHI Vestas負責葉片製具技術,投資金額預計超過7億元,並透露鋼構國產化金額也高達215億元,整體在國產化的投資金額就遠遠超過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