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瘦田無人耕 耕開有人爭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股市中的贏家,除了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與思考邏輯外,等待與享受孤獨也是重要條件,雖然少了激情與速度,不漲停而漲不停卻更能細水長流。

文/黃俊超

進入二○二○年之前,一同回顧二○一八年底的狀況,各大研調、投資機構展望報告,幾乎一片悲觀,少有人對一九年抱持正向樂觀,一年很快過去了,美股頻創創高,台灣加權指數也終於二九年來首次衝上一二○○○點,挑戰天險就在眼前,而今年底各大機構展望,幾乎一致認為歷史新高唾手可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量縮、低基期的機會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股市中的老生常談,但是該往哪裡走?春秋末年的范蠡,除輔助越王勾踐外,也因經商致富被稱為財神,「一貴一賤,極而複反。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一語道破供需與價格的關係;而戰國時期的白圭,《漢書》稱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也留下「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名言。

古代兩位經營之神的說法,與數千年之後,美國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實為異曲同工。珠玉與糞土、貪婪與恐懼,都是比較出來的,價格位階與人性表現是關鍵。短時間內,跟著人潮走或許還有一段正確時間,不過若拉長來看,也可能是曇花一現的短視近利而已。

要真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判斷,需要過人的判斷力與決策力。亞洲首富李嘉誠於二○一三~一四年,加速撤離中國與香港房地產,根據長和集團財報顯示,一八年底香港與中國資產僅占總資產十一.五%,且趁著歐債風暴危機入市,於歐洲逢低買入資產,已占總資產比重達五四.六%,洞燭先機的眼光,「超人」絕非浪得虛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古時候的范蠡、白圭,到現代的李嘉誠、巴菲特,投資哲學的大方向基本都是類似的。其實人棄我取也並非單純字面上的意義,也可以說是表達一種反向投資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相同,那就是達到最一般也最平均值的水準,若是想要得到更突出、優於平均的報酬,則與多數人反向而行或另尋出路都是選項。

籌碼穩定有助長多

大如市場趨勢、小至選股邏輯,投資時皆可以上述觀念為基底,再憑個人聰明才智自行斟酌變化。而這其中具有籌碼優勢的標的,則相對有機會造就長多格局,市場上常把量能偏低的個股稱為冷門股,或許股本較小,也或許資訊相對較少,而當中不乏專注於特定領域的隱形冠軍,缺點與優點實為一體兩面。

本土連鎖美妝用品商寶雅,股價於二○一○年之前,長時間都在四○元之下,而後大漲至四八八元,有趣的是,成交量能與股價彷彿背道而馳,股價越高、日均量能越低,時至今日雙位數成交量仍相當常見,又如國內包裝豆腐龍頭中華食,多數時間成交量都僅雙位數甚至個位數,然一九年寫下歷史新高,一度逼近百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又如國內車市龍頭和泰車,二○一一~一二年曾有月成交量超過四萬張的紀錄,當時股價不過二○○元上下,然而在一九年三月起漲時,單月量能不足三萬張,而後則一如過往的冷冰冰,但是股價卻是熱呼呼,近日已經逼近七○○元大關;油品龍頭廠大統益同樣也是股價越漲、量能越小,默默攀高至歷史高點。

成交量能偏低,持反面意見的人會說,爹不疼娘不愛,沒有資金進駐,股價難有太大幅度波動,投資沒有對錯、沒有專家,只有贏家跟輸家,回到投資的本質來看,未來的發展潛力與獲利能力,才是考量的最大重點,成交量能低,也很有可能是持有股票的人惜售,深怕一賣掉股票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再也回不來了。(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7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s://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