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迫降壓縮固定收益報酬 證券化商品兩大優勢吸睛

▲▼FinTech,股災,投資人。(圖/Pexels)

▲ 利率不斷走低,投組配置也需適時調整。(示意圖/Pexels)

記者李瑞瑾/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閃電連降六碼,並祭出無上限QE,史無前例的大動作寬鬆,引發其他國家央行群起效尤。摩根投信指出,全球主要央行正在上演利率迫降戲碼,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固定收益產品的息收受到侵蝕,因此,建議投資人善用證券化商品與其他股債資產負相關的優勢,除讓報酬多元化之外,亦適度分散風險,掌握波動時刻的致勝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摩根基金-環球債券收益基金經理人諾瑞利(Andrew Norelli)表示,美國聯準會承諾無限量買進美國公債及機構不動產抵押證券(Agency MBS),且QE金額無上限,不僅史無前例,寬鬆規模更超過金融海嘯時期,加上各國央行接力寬鬆穩市,持續為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相信將推升美國公債及機構不動產抵押證券(Agency MBS)價格上揚。

諾瑞利指出,摩根團隊預期隨新冠肺炎疫情好轉後,美國經濟將重新回歸正增長軌道,惟短線疫情及美國經濟展望不確定性仍高,因此,在證券化商品的選擇上,偏好高債信評等、且背後有較強信用保護的標的。

摩根基金-環球債券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固定收益商品除了大家熟知傳統債券,也包括MBS (不動產抵押證券)和ABS (金融資產證券)這類證券化商品。由於證券化商品在多年發展後已趨於成熟,不僅能提供多元的報酬,又和高收益債及股市維持負相關,加上流動性高、轉換容易,因此近年來深受機構投資人喜愛,基金若能納入證券化商品,將有助於提升整體投組的防禦力。

陳若梅表示,市場恐慌情緒及主要央行接連降息,壓低公債殖利率,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等信用債因信用利差擴大而備受打擊,反觀證券化商品近期表現相對平穩,究其背後原因,主要為證券化商品債信品質較高,且存續期間較短,因此,信用利差擴大和債券殖利率彈升帶來的衝擊也較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若梅強調,從中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較低的利率環境壓低現金的吸引力,全球過多的現金仍需要找到出口,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並不會改變資金要尋找收益的需求,而無論從持有價值還是資本利得空間來看,美國公債未來上漲空間將相對有限,反觀具有相似債信評等、且收益率較高的美國證券化商品,將會是更佳的替代選項。

陳若梅分析,沒有人知道這波疫情何時將結束,但相信是暫時性的短期震盪;儘管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美元債與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上具吸引力,但新興市場債畢竟屬於風險性資產,高收益債與美股的關連度也較高,所以考量風險與收益,投資人就要避免從單純比較殖利率高低的角度去配置債券,反而要用分散佈局的方式對債券資產做更謹慎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