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名人防疫大作戰/科技部長陳良基:六路並進 打造防疫科技國家隊

記者周康玉/台北報導

科技部領軍防疫科技國家隊,提出六大面向政策方針,將上游的學研能量,結合中、下游的醫療單位,扮演催化劑。以防疫依第一道防線「檢疫」區塊來看,在科技部整合下,學研界已達成每日3000-4000採檢能量,然根據4月29日最新統計,每日採檢能量更進一步達5500件。

科技部長陳良基接受《ETtoday 新聞雲》訪問時,強調科技部在擔任防疫科技國家隊中,涉足的面向非常廣,很難細說哪個部分,但可分為六大面向:檢疫、預防、治療、社會影響(公共衛生)、創新防疫科技場域驗證、科研外交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部長陳良基談科技部在防疫科技國家隊的角色。(圖/記者謝婷婷攝)

防疫科技國家隊六大面向

在檢疫方面,陳良基表示,科技部協助很多實驗室,把台灣的(研究)能量提升,從幾個醫學院開始到實驗室,現在每天將近可以到3000-4000個(檢疫)量,甚至整個提升可用「批次」來做;根據衛福部4月29日公布最新數據,更進一步提升至每日5500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科技部補助中研院楊安綏團隊,利用單株抗體(IgG)研發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將病毒檢測縮短時間為15分鐘,目前已有多家廠商表達承接意願。

第二就是做預防,陳良基表示,包括需要做隔離、以及後續疫苗的研發,有些是純科技,有些要跟生醫做結合。「疫苗我們看到,把幾個結合,不管是原子的合成,或病毒株的檢驗,檢驗出來後,我們可以篩檢一些後續想要殺病毒,進而產生抗體...等。抗體庫也是科技部支援,有科學家在做協助。」

諸如中研院副研究員胡哲銘為薄殼中空奈米粒子的發明者,與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陳慧文,及美國德州州立大學組成國際跨領域團隊,共同研究發明了新型奈米疫苗。

以及多年來參與科技部「台灣重要新興感染症研究計畫」,已發展中空合成仿生病毒奈米粒子疫苗技術,建構奈米疫苗核心工作平台,與國際團隊合作合成之冠狀病毒奈米粒子疫苗(MERS)並於靈長類進行確效,目前已規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就是治療,陳良基表示,「老藥新用」比較無法發揮功能;但新藥這塊,像是小分子的合成相關等,國家隊也都準備好,「團隊整軍在那裡,就等指揮官號令說我們要打什麼仗」。

再來是社會影響和創新科技防疫場域驗證,前者是進一步和醫生合作;後者是透過扶植新創,培養業界的研發量能。科技部多年來大力扶植新創,萌芽計畫輔導之柏勝生技,已發展新冠肺炎血液抗體可攜式檢測平台,於丹麥臨床試驗之靈敏度高達90%;此外,進駐中部科學園區之瑞基海洋生技,發展的自動核酸分析儀,可簡化檢測流程,目前已被列為因應武漢肺炎申請醫療器材專案製造之核准名單。

最後是科研,透過科技外交,多方建立國外研究團隊合作。

▼科技部在防疫科技國家隊扮演的角色,下同,圖點開放大。(圖/科技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