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威州廠第一筆租稅抵減申請 遭到州政府拒絕補貼

▲鴻海富士康。(圖/路透)

▲鴻海。(圖/路透)

記者姚惠茹/綜合報導

鴻海(2317)威州廠提出投資設廠的第一筆租稅抵減申請,已遭到威州政府拒絕,理由是未達三年前承諾要投資100億美元的設廠計畫,而且聘僱員工人數未達符合補貼的最低標準,不過鴻海強調已達最低僱員標準,雙方正在協商新合約,驚訝威州政府卻做出不符補貼資格的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彭博報導,威斯康辛經濟發展公司 (WEDC) 致信鴻海,提到鴻海沒有按照原先合約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並且沒有在威州廠投資承諾的金額,而且聘僱員工人數未符合2019年補貼的最低標準,並強調鴻海的計畫變化太大,需要提出新的合約才能申請補貼。

報導指出,依據協議內容,鴻海承諾在2019年底之前投資33億美元,並創造2800個全職工作,但實際聘僱人數未達520人最低要求,投資額僅約3億美元,因此鴻海原本預定設廠可以獲得30億美元租稅抵減,已遭到威州政府拒絕付款請求。

WEDC秘書長休斯(Missy Hughes)表示,如果鴻海希望與WEDC合作,必須修改當前的協議,提出更明確的計畫細節,包括計畫範圍、規模、預估資本支出、就業創造,以便讓「租稅抵減獎勵的規模與範圍和確切存在的企業活動規模與範圍符合一致」。

根據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鴻海回應,儘管已達成僱員人數超過520人,並在威斯康辛州投資7.5億美元,包括對鴻海製造業園區投資超過5億美元,但一直未從威州獲得任何租稅抵減,而雙方正在協商提出一份新合約,驚訝威州政府卻做出不符補貼資格的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