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逼老闆們急找顧問 IBM提醒企業關注這3大關鍵!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李立仁專訪。(圖/記者黃克翔攝)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李立仁。(圖/記者黃克翔攝)

採訪:吳佳穎

攝影:黃克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吳佳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讓台灣許多原本當「空中飛人」的老闆無法飛出國,只能留在台灣,疫情逼得他們找顧問次數大增。「尤其近期大家看到數位轉型的重要,變得很需要顧問」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李立仁說,原因是大家突然要面對很多「新日常」,這些新日常的變化都很激烈,震盪出企業體質的缺陷。加上這些企業主都不能出差,又看到問題,急迫要做一些改變。他點出三大關鍵,重視供應鏈的重要性、運用智慧製造降低資本支出,同時佈局生態系「提升為智慧的製造業、解決方案供應者」。

作為老闆們諮詢顧問,李立仁說,這些企業主面對外在環境變動,全都急著「勵精圖治」,而且要治立竿見影看到成果,所以就跟顧問業比較緊密合作。他們想知道:工具面有哪些工具可用,策略面,別人在做些什麼?的確從COVID-19爆發這半年,接觸的企業主比過去幾年加起來還多!都是CEO、董事長自己來討論,不管是需求、對話跟轉型類的專案,比過去暴增數倍。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李立仁擅於傾聽業主的痛點,歸納出清晰的解決藍圖。(圖/記者黃克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OVID-19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李立仁分析,台灣很多製造業、代工、ODM,它的營收很大可是毛利率相對比較淺,在COVID-19之前,做智慧製造也是在談Productivity(生產力),或靠saving,透過一些人工智慧、IoT(物聯網)、自動化去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談的都比較是單點或場景、場域的應用。

但COVID-19爆發後,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中國開始封城,對產業來說,突然間變成要面對「封城斷鏈」的狀況。其實,從中美貿易開始對立,台灣製造業已陸續在佈局,希望不要把所有的產能都放在中國大陸這樣一個所謂的世界工廠,而是「更均化分布」,不管是拉回台灣、分布到東南亞、印度。

李立仁說,在COVID-19之後,這個佈局變得要快速、加速,不但有封城,產業這時候開始陸續面臨終端、零售端的需求也可能忽然間冷凍,可是一些宅經濟消費需求又忽然間急速躍升的詭異狀況。製造業者從接單、生產、出貨,可能面對供應鏈斷鏈、材料出不來或者停產,終端市場可能兩極化變動。突然「鏈」的概念,被突顯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前智慧製造都在談「單點的自動化」或「智能化」,現在產業整個從接單、產能、物料到整個訂單履行配送(fullfillment),這樣需要一個全面性鏈的概念。

▲製造業老闆們疫情期間無法出國,留在台灣勵精圖治,氛氛找IBM顧問,盼能釐清問題,不要再斷鏈危機。(圖/IBM提供)

疫情衝擊之後 產業追求能見度

他指出,企業突然被迫面對自己在全球化的產能布局跟排產的短處,「原來數位能見度,其實還是比較破碎或人工的!」尤其在不同的區域,要不斷地根據客戶需求變化,再不斷地調度、重新盤整,這個數位能見度幾乎不存在。企業主的決策通常不一定趕得上終端需求的變化,每個決策的獲利率能見度也會偏低。「可能有些緊急來的訂單,但你就是張羅不到物料!」

「過去大家習慣庫存一些容易稀缺的高單價的策略性物料,像IC、hard D、SSD,」李立仁說,現在忽然間發現,很多的訂單出不去,是因一些小型被動元件、連接器這種「大家沒想到」的低單價物料,可是即使是一顆小物料,都會造成一筆訂單沒有辦法達成。因為以前大家都覺得,這東西不會斷。

大家才開始思考,供應鏈的能見度、供應鏈的避險機制,到底在哪裡?智慧製造應用在供應鏈上,有沒有一些預警機制,而不是等到生產排程上物料開始斷線,才來做一些「很人工的」追物料、追供應商等。

▲每個小零件、環節都是產業鏈的關鍵。(圖/IBM提供)

另外,製造業結構性的問題也浮現,李立仁觀察,企業主在COVID-19衝擊後才開始體認到,這是一個全面體質、基礎工程的問題。「不是說,不是因為大家在喊5G、在喊AI、IOT,好像我工廠某個產線、某個設備、有在做這樣的應用,拿香跟著拜就已經踏上了智慧製造的路了。」

創造生產力提升5%、10%還是重要,但「高營收低毛利」的商業模式必須改變,不少企業意識到,得要去加速一些新興事業,尤其是一些科技去驅動的新興事業,5G、IOT、AI、或者是車載的垂直產業應用。要慢慢從硬體的生產,變成一個垂直場域的solution provider。

他分析:「純代工,或純ODM有結構性問題,我營收的base就是這麼大,毛利那麼低,我也切割不掉這些大客戶,可是我九成九的企業的經營,跟營運陷在這個很大的base,如果我沒有長出一個新的事業,就不會產生一個好的營收加利潤的優化組合。」

當然台灣的產業做這種新事業,還是有很多的不擅長。「我們最近跟很多企業主談,大家都會某種程度認同,第一是,大家對於育成新事業這件事情,其實並不擅長,大家每天都還為了99%的核心事業疲於奔命,到底有多少人力、心力跟決策力,用在新市場的開發和進入上?」

台灣的製造業對於建供應鏈很擅長的,建立生態圈這件事情是很陌生,因為這裡面還包含了營運的科技(operation technology)、資訊的technology,這裡面的軟體、硬體跟集成商,跟過去台灣製造業的觀念是很不一樣的生態系統(ecosystem)。

▲5G、車載應用組成的生態系廠景應用。(資料圖片/記者洪聖壹攝)

只會硬體語言 打不進新事業生態圈

李立仁舉例,在新的生態圈大家談的是你要多少「work load」工作內容,比方說一個「路上影像辨識」這是一個「work load」,辨識完,要計算、機器學習,產生計算後,這個產出後去影響「車子的行徑路線」,這又是另一個work load,每一個work load可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供應者,這樣的供應包含硬體、軟體、分析,是另一種整合,和傳統我們講從產線到供應量的增加,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意義,但兩種議題都重要。

在原生核心事業裡面,該透過智慧製造去提升生產力、成本降低,這都是日常都要做的,但如果不開始新事業、加入新的生態圈,繼續緊守供應鏈,就只能站在被動的生意裡面,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被淘汰,就像疫情帶來的劇變。

做軟體開發和硬體開發的思維基礎很不同,台灣產業從硬體出發,就還要經過軟硬整合。這些經驗值和人力,對傳統製造的領域是稀缺的,以前賣零組件,只要講技術、規格、價格;轉為我解決方案應用的提供者,就要講應用場景是什麼、場景場域的理念、提供什麼功能和效益、上下流程整合度如何、誰能夠去導入等。

▲台灣產業從硬體出發,就還要經過軟硬整合。這些經驗值和人力,對傳統製造的領域是稀缺的。

「可能你會發現新市場一直打不開,因為你講的不是生態圈那種語言,而是ODM的語言,因此主事者的腦袋也要換,不能只聚焦Cost,否則操盤跟佈局一定都是短期的ROI,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李立仁強調。

李立仁指出,其實智慧製造沒有1.0、2.0的級別標準,大家做的深深淺淺,而且產業的聚落差別很大,同樣的技術,可能半導體用了覺得進步很有限,但是對組裝來說,已經是很大一步,就很難定標。

李立仁不希望大家在說名詞時,把它變得很學術,當成一種話術,「因為當你真的進到製造的環境裡,沒有人是為了要『工業4.0』去做什麼,大家在想的都是要怎麼生存下去。」

談到顧問的工作,李立仁說:「我覺得,要每個人,帶著辨識自己、結構性、有層次的,把這些議題講出來,要求可能太高,而且每個人當下suffer(遭遇到)的點不一樣,這就是顧問的用處。其實這些議題也都是從企業聽到的,但顧問會做邏輯性的分類、架構,把議題梳理出結構,提出建議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