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兩岸經濟從「原來互補」變成「完全競爭」 沒有誰靠誰!

▲▼經濟部工業局「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論壇」11/26舉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應邀致詞。(圖/記者湯興漢攝)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

兩岸經濟到底是誰靠誰,最近引起經濟部與前總統馬英九的隔空論戰,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兩岸貿易往來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比較貼切,台灣的企業早期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也培植很多中國在地產業,像立訊就有取代鴻海之勢,京東方一度打垮台灣的面板業,很多產業在兩岸已從原來互補變成完全競爭的態勢,這已經沒有誰靠誰的問題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是謝金河臉書全文:

這些年,在台灣對兩岸的問題,大家各有立場,也都各有成見,彼此都沒有交集。例如,我們最常聽到的話: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肯定完蛋!還有,台灣的出口非常依賴中國,如果兩岸關係不佳,台灣經濟一定崩潰!我現在把所有數據資料都找出來,也許大家可以各自解讀!

首先是從出口數字來看,我形容兩岸貿易往來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比較貼切,也就是說,雙方互相需要。如果從兩岸統計的數字來看,中國的統計數字與台灣有落差。

中方的數據是,2020台灣出口到中港2006.64億美元,台灣從中港進口601.41億美元,台灣對中國的順差高達1405.2億美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台灣統計對中港出口1514.52億美元,進口647.77億美元,順差866.73億美元,中港占台灣出口比重高達43.8%,如果從中方的角度,這個依存度更高。中港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這點亳無疑問!

但貿易的往來有產業的結構及歷史的淵源,像台灣對日本的逆差,每年都高達二,三百億美元,以前也有人出來高喊要平衡台,日貿易逆差,但幾十年都沒有改善,這是因為台灣倚賴日本的化學材料及關鍵零組件,像是台灣是腳踏車及電動自行車生產大國,但台廠最重要的剎車器,非得從Shimano進口不可。

中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一直都很大,一方面是台商過去卅年來生產基地移至中國,電子代工廠也成了中國創滙最重要的出口商,台灣筆電廠必須從台灣進口重要零組件,所以,台灣出口到中國金額一直都很大。

另一方面,台灣出口到中國的主力產品以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為大宗,尤其是半導體為主的零組件。大家都記得,去年9月15日美國制裁華為最後期限,華為派出多架貨機專程來台拉貨,顯然中國更倚賴台灣的關鍵零組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企業早期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也培植很多中國在地產業,像立訊就有取代鴻海之勢,京東方一度打垮台灣的面板業,很多產業在兩岸已從原來互補變成完全競爭的態勢,這已經沒有誰靠誰的問題了!

▲蘋果執行長庫克2017年曾參觀立訊崑山廠。(圖/取自立訊官網)

過去卅年,台灣的企業一窩蜂湧向中國,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單向往中國流,台灣經濟肯定是處在掏空狀態。台股最近成交量放大至六,七千億元,大家知道嗎?在2012及2013年馬前總統當家的時候,台股每天交易量五,六百億元是常態,例如,2013年,5月l4日這一天,台股成交量541億,今天回頭看令人不勝唏噓。

2012年前後,正是兩岸交流最熱絡的時刻,我記得工總前理事長陳武雄有一次跟我一起參加義大利的旅行團,有一個晚上,吃完晚餐,我和他一起散步走回旅館,他說今晚沒有應酬很輕鬆,我問他在台北,當理事長的時候,一個晚上要跑㡬攤?他說最高紀錄17攤,原來大陸來台招商,從中央到地方,絡繹不絕,台灣在那些年,股市游走在六,七千點之間。

這兩年,兩岸關係不太好,台灣經濟卻走出與先前完全不一樣的新格局,這是出走的錢回來了!生活在台灣這個島嶼的每一個人,如果不珍惜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據地,天天長別人志氣,卻看不起自己,機會也永遠不會降臨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