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雇主不愛居家辦公 主因:難掌控工作進度

居家辦公,遠距辦公,居家上班,在家工作(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近5成主管不喜歡居家上班,主要是難掌握工作進度。(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商業活動,也影響職場習慣!避免「一人染疫、公司停擺」,WFH(Work From Home),也就是「在家上班」、「居家辦公」,已成為企業防疫顯學。不過根據調查顯示,有48.1%認為「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在公司上班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也有44.6%的企業透露,「曾經」實施過「在家上班(居家辦公)」;資方並評估員工的工作效率,其中有48.1%認為「比在公司上班低」,40.7%認為「與在公司上班差不多」,僅11.2%認為「比在公司上班高」。

不論有沒有實施過,若想讓員工在家(遠距)上班,企業端認為目前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在可複選狀況下,主要依序有:「工作進度的即時回報與掌握」(73.3%)、「客戶(顧客)服務品質與業務推廣量的維持」(53.3%)、「公務訊息的處理,是否導致員工生活與工作界線模糊化」(46.7%),以及「視訊會議的效率與訊息溝通的落差」(35%)、「缺乏團隊合作或腦力激盪的機會」(33.3%)。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分析,資雙方都要「互信與體諒」。原本老闆、上司,對於員工、下屬,一切狀況皆要「眼見為憑」,面對面溝通並指派任務,或者召集同仁進行討論。在「職場數位化」趨勢下,搭配目前的「企業抗疫」風潮,包含出缺勤記錄,以及公務進度的掌控,還有會議的進行,都有對應的軟硬體設備,皆可透過網路(線上)處理。

楊宗斌也認為,這種科技的便利性卻是一體兩面,居家辦公的時間,仍要符合勞動法規,工作和生活兩者的界線,勞資雙方務必拿捏好分寸,避免要求處理公務的訊息(或郵件),引發加班與否的爭議。給予資方肯定的作法,就是企業主能適時透過傳訊或去電,關心員工在家上班的身心狀態,藉以降低他(她)「獨自辦公的壓力」與「人際疏離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