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會旺季/電子投票上路 外資不再沈默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每年5、6月向來為股東會密集召開的季節,尤其今年起強制實施電子投票制,更加凸顯外資對公司決策的影響力,使得各公司不得不致力於提高外資對股東會的參與程度,對此寬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李鴻基強調,由於股東會決策機制錯綜複雜,因此,尋求專業的外部顧問提供股東關係維護的諮詢服務,對企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自1990年起政府開放外國專業投資人可用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人)的身份直接投資台灣股票市場以來,外資法人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從小於千分之一的持股比例,近年已成長到平均超過30%的水準。

若進一步加計國內法人的持股,台股應有超過40%的持有者為外部專業投資人,李鴻基預估,在兩岸證券機關積極開放大陸資機構(QDII)與企業來台投資及上市的情況下,短則5年、長則10年,整體外資持有台股水平甚至將超過50%。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根據統計,台股今年面臨董監事改選的公司多達400餘家,且金管會也已在年初正式發函要求,資本額超過100億元,且股東人數達1萬人以上的企業,今年股東會將強制採取電子投票。

由於外資對台股的參與度與日俱增,因此,若外資對於公司董監事改選不贊同,於股東會上投下反對票,則該公司董監事極有可能難產。

李鴻基說明,在資本市場股東結構巨幅改變,且股東會流程日益複雜下,如何如何增進公司與外資間的良好溝通,進而對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的主題進行分享交流,絕對不是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IR(外資法人公關部門)就可以單獨完成。

李鴻基表示,過去外資不積極行使股東權益之因素包含:1、不方便參與;2、資訊不夠充分;3、外資個別股東會策略等。不過,在近年來政府主動將以上不利於外資行使股東權益的障礙去除後,此後外資在台灣股東會的參與及影響程度亦已大幅增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鴻基並以鴻海為例指出,鴻海去年股東會雖然沒有進行董監事改選,不過,卻發生了公司派提案,被外資股東推翻的情況,說明外資對股東會的參與程度已經超乎一般投資大眾的想像。

因此,股東會召開前,上市櫃公司與外資間對提案形成共識,為避免提案遭到外資杯葛,進而陷入胎死腹中窘境的不二法則。李鴻基認為,為了使股東會提案創造多贏的局面,企業尋求一個外部的專業的顧問可能是無法避免的方案之一。

李鴻基指出,除了少數的大公司,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不會為了處理一年一度的股東會設置專責機構來處理,也不符合實際需要;因此,企業在選擇適合的顧問時,考量其是否瞭解台灣公司法令架構、熟悉公司文化,並能將股東會議題事先做好規畫和論述,以及能與國際機構投資人直接聯繫並針對議案立場直接溝通,而非僅透過其在台代理機構,以上特質當然都是選擇這類公司的基本要件,特別是在電子投票已愈來愈廣泛實施的情況下,外資股東投票權的事先估計和掌握將是股東會成功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