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總座王書吉:台灣應發展為全球海運運轉樞紐、離岸風場服務中心

▲王書吉建議台灣應發展為全球海運運轉樞紐、離岸風場服務中心。(圖/記者張佩芬攝)

▲王書吉建議,建立台灣為海運轉運樞紐與亞洲離岸風場服務中心。(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來自新加坡,在台工作已超過21年的裕民航運總經理王書吉指出,以台灣的IT產業優勢與良好地理位置,應該把握目前的「船東市場」,提出長期的方案,建立台灣為海運轉運樞紐,爭取全球航運公司入駐,並建立起亞洲離岸風場服務中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書吉上周在前瞻航運論壇上,以「國籍航商與全球航運市場之連結與展望」為題發表演說時指出,全球航運正在面臨來自「美國的印太產業鏈」以及「中國的一帶一路」競爭的重塑產業鏈的挑戰與機會,台灣從北到南半導體聚落的投資加上人工智慧加上物聯網(AIoT)產業的發展方向,這兩項都是美中競爭的核心產業,目前的局勢看起來,台灣將在印太鏈中扮演重要關鍵。

這是未來台灣的契機,因為既然萬物要上網(AIoT),所有工業產品從製造的廠房工具到物流產品,通通都會需要半導體和網科技,這些涉及資安甚至國安層級的要求,新的貿易協議,也都把這樣安全機制納入,讓門檻壁壘更加分明,這就是未來台灣航運公司要面臨的局勢發展。

產業鏈的形塑需要時間,整個產業鏈建立從建設到效率提升,都是投資和原物料的消耗,目前又遇到疫情的干擾,讓物流效率大減,加上未來船舶動力規格正在摸索期,導致運力呈現吃緊的現象。航商在運費大漲背景下,應該好思考客戶的痛點,把握目前的「船東市場」,提出長期的方案,互利雙贏。

航運是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台灣必須有全球的航運公司入駐,而不是只有本國航商在台灣服務。台灣的國外航商進駐數量相對不多,連帶地,周邊的服務產業例如海運經紀仲介、海事法律、海事保險、大宗商品生產商以及貿易商,,至衍生金融交易的財務服務等產業,在台灣都不見規模性的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要創造一個更有利的環境來吸引上述國際海事產業公司入駐,多元的服務,產業入駐才能使台灣在海事的訊息流通更快更完整,像新加坡以及倫敦那樣-當訊息流通,服務完整,就會逐漸豐富上下游產業的聚集,逐漸形成產業生態圈。

航運要完整產業鏈,人才的培育很重要,人才的培育又需要有完整的產業服務才能實現。因此第一步應該要鬆綁法令的干預,讓國際的航運服務產業能夠進駐台灣,形成完整航運中心,先吸引專業人才進來,再培養本地人才。

除了傳統船員以及海港作業人員以外,包括貿易、金融、數據、IT等等都是重要的業務,台灣應該善用強勢的IT製造產業和人才來吸引其他較為缺乏的人才到台灣工作,逐步拼湊成完整的產業鏈,甚至擴大成生態圈。

稅務、法規、人才庫這三點是在形成產業生態圈的方向上,政府方面需要努力的,因此建議討論方向應該不侷限「航港發展」而是「航港局的全面整合功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曾經的製造產業榮景帶動台灣港口的發展,但隨著外移,港口業務量也下降。一旦建立起上下游產業鏈進而形成生態圈,可以將台灣轉變成全球產業鏈重要的轉運樞紐,這些高價值的服務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可以彌補尋求低成本製造的產業外移造成的衝擊。

利用台灣有風場的優勢。目前離岸風電在台灣甚至在亞洲都還在起步階段,台灣有最好的起跑優勢,建立起亞洲離岸風場服務中心的機會 ,應該好好把握。

港口業務除了進出口以外,包括補給需求也很重要。台灣處於在東北亞和東南 亞、印度的重要節點,未來這個區域的貿易量勢必會顯著成長,台灣的港口業務要加強補給的完整和效率,包括新能源甚至綠能的提供,以及AIoT設備的維修更換等服務。

對於王書吉的建言,港務公司高階主管很有感,指出我國必須建立起海運相關產業的各項優勢服務,例如加油業務,我國因為對船用燃油採取高油價政策,現在幾乎沒有商船會來台灣加油,而加油是會帶來補給、修船與更換船員等相關業務的,新加坡因為提供亞洲地區最低廉的油價,在這一波貨櫃船運市場高峰,因為塞港造成船期延誤,船公司為趕回船期紛紛採取跳港措施,台灣就常成為被跳掉的港口,但商船為了到新加坡加油,很少跳過新加坡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