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瑪莎惡少」父母缺3關鍵賦能 會計師:有錢人教小孩特難

▲KPMG安侯建業家族辦公室創辦人陳振乾             。(圖/KPMG提供)

▲KPMG安侯建業家族辦公室創辦人陳振乾出書,談台灣70%以上企業會遇到的傳承問題。(圖/KPMG提供)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

家族企業常因爭產、經營權鬧上新聞版面,KPMG會計師陳振乾今(16)日指出,台灣70%以上的企業是家族產業。雖然我們的公司治理很西化、但家族卻又受東方文化制約,兩概念碰在一起易衝突。外界誤以為,傳承就是分家產,其實傳承是對下一代的「賦能」,至少要培養第二代3種能力、包括延續家族的社會影響力,守護管理資產能力,且二代接班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0歲,公司才能永續;而有錢人的小孩特別不好教是真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KPMG安侯建業家族辦公室創辦人陳振乾今(16)日發表醞釀3年新書《以家族之名:家族與企業的永續經營之道》彙集累積十年輔導家族企業傳承的經驗與觀察,針對傳承議題,提出科學化、系統性、管理化的建議。

他說,綜觀諸多案例,台灣的二代敢向父母提「傳承接班」的約占5%,但在歐美卻高達50%,相差十倍,我們還是受東方文化制約。其實,企業傳承給二代,接班人最慢不要超過40歲,35歲上下開始最理想。

陳振乾表示,這和心理學有關,35歲的接班人有社會歷練,還尚未形成自己的小宇宙,他的「家的概念」會和爸媽的比較接近,在談家族價值時,會比較有共鳴。如果等到二代都50好幾,他自己的孩子(三代)都快大學畢業,重心就會放在三代的就業和接班,家族的利益容易岔開來。

「接班傳承要從二代35歲開始,但也不要期望一步到位,連張忠謀這麼厲害的人,接班都做了兩次,估計順利交班都要花10年左右時間。主要要賦予三種能力給下一代,一是經營能力、二是守護(企業)所有權的能力、三是管理這些財富的能力,如果這三種能力都沒有,就容易變成前陣子鬧出新聞的『瑪莎惡少』、父母還要出來道歉。」陳振乾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過的有錢人因為接班、傳承問題苦惱,陳振乾直言:「上帝是公平的,有錢人的孩子反而非常難教。」因為如果焦點在錢,一般人透過工作、賺錢養家來找到人生意義,這些二代根本沒有這層問題,他不用工作就有錢,會容易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熱情。

他指出,家族企業的傳承,不僅是事業或財富的交接,也是家族榮譽的彰顯、責任的承擔及使命的延續。他遇過有家族企業開會前開場的opening是:「這些錢不是我們的,我們只是幫社會代為管理這筆財富。」確認大家的核心價值和經營使命,才能撇除私欲開會討論。

陳振乾也表示,寫書主要想傳達給讀者家族企業三個核心觀察:

一、規模仍是王道:家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家族成員必然會持續地開枝散葉,但若要維持家族企業的永續,規模仍然會是王道,人才多好辦事,因此家族必需要能夠有一致的共識,團結在一起,而這就必需要依靠穩固的核心價值,以及良好的治理系統來作支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家族對企業的承諾為關鍵:許多的家族企業紛爭不斷的消息躍上新聞版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族捨棄了對企業的承諾,包括家族間缺乏共同的價值與理念,以及捨棄了對所有權的承諾及責任,是使得家業不能永續的主因。

三、 分而不離是主軸:隨著家族的開枝散葉,家族的人才不一定足夠支撐家族企業的發展,此時便需要引進非家族成員的專業經理人,因而使得家族企業的型態有可能會走向所有權及經營權分離。然而陳振乾主張,家族與專業經理人間仍然必須要「分而不離」,亦即責任股東與專業經理人二者相輔相成,讓專業經理人變成事業成功的關鍵合夥人,企業才能永續。而要作到分而不離,他強調,家族成員必須要有使命感,有榮譽及責任感,才會願意去參與家族企業,才有機會作到分而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