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交友真詐財! 評議中心曝成疫情下最常見詐財手法

▲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圖/記者陳依旻攝)

▲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圖/記者陳依旻攝)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假交友、真詐財成疫情下最常見的金融詐騙行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近日迎接10週年慶活動,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指出,在疫情下高齡金融詐騙最常見的狀況是「交友詐騙」,之所以會歸類為金融,是因為有的長輩配對成功後,會因話術而去買金融商品或者被金融剝削,有些是國外的金融商品,但有的商品甚至不存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融評議中心舉其中案例, Alice(化名)在朋友鼓勵下註冊交友軟體,與「林先生(化名)」配對成功,林先生表明自己住板橋,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家中父親在郵局上班,母親是藥劑師,Alice覺得林先生老實可信任,逐漸卸下心防,並與林先生加LINE聊天,林先生與Alice相談甚歡,讓Alice覺得充分被同理及肯定、找到可信賴的伴侶;取得認可和信任後,林先生與Alice談論起「兩人的未來」,以此為前提探詢Alice的理財狀況,包括有無投資、幾個銀行狀況、幾張信用卡等。

林先生推薦Alice下載某APP,可以購買USTD(又稱泰達幣),Alice小額購買虛擬貨幣後獲利,錢真的匯到戶頭裡,林先生趁機鼓吹加碼,再以「兩人的未來」為由要求Alice投入更多,投資平台又「剛好」推出加碼活動,林先生承諾與Alice共同出資(但林先生的出資僅是APP後台操作出來的假數字);後來林先生不停要求Alice為兩人的未來投入金錢,Alice為此不僅動用存款、申請信貸、解除保險甚至跟友人借款,因為相信如果不再繼續投入,連一開始投入的本金都拿不回來。

LINE、FB組團炒股層出不窮,要防止相關的網路金融詐騙,現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科技偵查法》皆有不足之處。

《通訊保障監察法》主要用於「科技公司」與 「電信公司」,其次,傳統監聽可以去電信公司的機房掛線,通訊軟體則大多是加密訊息,難以監聽,針對通訊軟體,根據現行法規,只能調取「通信紀錄」及「通訊使用者資料」,不能用於取得「實質通信內容」;《科技偵查法》則有隱私權侵犯的疑慮,另外還有無法在源頭防堵犯罪而是幫助犯罪偵查、即時性不足等問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業者對政府執法也高度不配合。」林志潔指出,因為這些不是金融業者,所以不在金管會所能處理的範疇,但也不是防止不了,金管會已做到頂了,有《洗錢防制法》在金融詐騙的斷點(洗錢)上去攔阻。

評議中心自2012年1月2日以來至2021年上半年為止,受理案件達236,752件、諮詢案件達163,747件、申訴案件51,985件、評議案件21,020件,案件量逐年成長,不過,在所有同仁努力下皆依規定在3個月內作成評議,紛爭解決率超過5成。

評議中心進入下一個10年,林志潔強調,下個目標就是要提升金融素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在疫情中看到了評議中心並沒有因此停止對消費者的保護,像推出線上申請評議的制度,減低消費者染疫風險,同時也注意到高齡群體使用網路的需求,改版了網頁,這些都是評議中心的創新面。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致詞時肯定,疫情中評議中心也推出線上申請評議制度,減低消費者的風險,同時也注意到高齡群體使用網路的需求,改版網頁,讓手機使用者或各種不同群體的使用者更方便,另外,還看到中心在疫情中努力改變教育宣導方式,積極針對不同族群用不同的管道如FB、廣播、網路,來提高民眾金融素養,這些可以說是評議中心的創新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