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SG兩大罩門「巨災、氣候管理」 公司評估還要看這7大內容

▲綠色,永續發展,環境,生態,綠能。(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巨災及氣候管理是企業ESG最大罩門。(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廖婕妤/綜合報導

巨災損失年年升高,2021年經濟損失高達3430億美元,再度創下史上第3高年份。氣候風險是企業ESG及轉型的重大因素,除了減碳、碳稅外,值得企業注意的是,氣候變化只是ESG大難題中的一部分。 即使披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公司也應根據不斷升級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標準評估其業務,並與新興監管要求、投資和產業規範保持同步,但更需積極認識及管理重大ESG風險,目前國際保險市場已經出現,不符合ESG要求標準,市場將陸續拒保,特別是非綠能的能源產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年怡安(Aon)巨災報告指出,全球天氣、災難相關經濟損失為3430億美元,比2020年巨災經濟損失高出15%,是史上第三高的年份。2021年全球巨災保險市場損失也高達1300億美元,是5年內全球保險損失第4次超過1000億美元。

2021年大型天災高達401件。在2021年的損失中,只有38%由保險覆蓋,從未投保的保障缺口達62%。值得注意的是,當全球焦點關注在COVID-19的同時,全球天然巨災死亡人數也高達1萬500人,其中包含了海地大地震的2,248人及印度大洪水的1,282人。

2021年記錄了401起值得注意的災害事件,低於2020年的416起。其中10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損失事件發生50起,為有記錄以來第4高的年份,其中只有20起事件達到10億美元的保險門檻。極端氣候造成天氣的變化,在去年7月所造成的歐洲洪水,是該大陸有記錄以來損失最慘重的災難,損失達460億美元。至於野火的肆虐則全年度出現在許多國家。以全球保險市場統計,最高損失的3大巨災分別是颶風、惡劣天候和洪水。

怡安(Aon)在2021 年天候及巨災的統計報告中指出,值得注意的災難事件的數量略有減少,但事件的嚴重程度與經濟損失卻在增加。氣候變化的日益嚴重,近年來陸續出現創紀錄的極端溫度、降雨及洪水、乾旱與野火、迅速加劇的颱風和對流風暴及嚴重的暴雨。去年非官方記錄,地球上可測量的最高溫度已達54.4°C。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災難性事件的嚴重性增加,怡安風險管理集團表示,評估和最終為這些風險做準備的方式不能僅僅依賴於歷史數據。除了需要人工智能和預測模型等技術發展和運用,協助政府的防災政策和企業做出更好的商務決策,使它們在面臨相互關聯且波動加劇的頻繁風險時更具彈性。

企業在擬定永續發展的策略,加強面對ESG的風險,都避不了因氣候因素造成4大面向的威脅,分別是勞動力安全、財產風險、責任及社會經營;企業商務發展及風險管理的必要因素,其對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和管理成本,更是企業在這幾年面對的最大痛點。

在企業規劃ESG風險及計畫中,必須重視其環環相扣的關聯性,公司在評估其氣候風險時,除了一般財產險所觸及的商業火險、地震和颱風外,還應評估和披露以下內容:

1. 資金取得:2021年,用於ESG投資的資金達到8兆美元,到2030年可能達到30兆美元。由於投資者希望通過考慮重大ESG問題來管理長期風險和波動性,從銀行到債券再到股票的資本來源將受到影響。不符合ESG標準的公司,可能面臨資金獲取管道減少或資金成本增加的問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 責任風險: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訴訟風險不可低估。法律風險正在增加,基於緩解和適應、漂綠、披露、疏忽、人權和行政索賠等方方面面的訴訟正在增加。

3. 監管風險:隨著政府尋求避免氣候災難並確保長期彈性,影響公司運營方式的法律和政策將會增長。根據責任投資原則(PRI),在2021年9月之前,有超過159項新的或修訂的ESG政策。

4. 財產風險:對財產、員工、供應鏈和分銷路線的實際財產風險。

5. 獲得保險:隨著保險公司在資產和負債方面應對自己的重大ESG風險,這將對保險範圍和成本產生連鎖反應。

6. 轉型風險:包括所有先前的風險以及影響公司開展業務的能力的非監管因素,全球轉向綠色經濟。例如,公司可能面臨原材料成本增加,或不得不對新技術進行更多投資。

7. 公司治理:2021年12月爆發的龍捲風等災難性事件,凸顯了環境和社會風險,但公司治理的議題仍然至關重要。 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高階(比方董事會級別)監督,幾乎不可能成功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