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如何聰明報稅、哪些地雷不宜踩? 專家教戰!

▲報稅首日民眾排隊狀況。(圖/記者林敬旻攝)

▲一般小資族多適用併入綜所稅申報,有股利8.5%的抵減稅額可以適用。(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繳稅季到,許多存股族今年度首次遇到存股配息要如何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問題,專家指出,存股配息的股利所得課稅方式有2種,一般小資族多適用併入綜所稅申報,有股利8.5%的抵減稅額可以適用;課稅級距30%以上的所得者,採股利分離課稅單一稅率28%較有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永豐金證券指出,今年綜所稅淨額低於54萬元適用最低5%的課稅級距,存股族若適用5%的稅率級距,且獲配股利,股利收入雖然隨綜所稅按5%計算所得稅,但適用8.5%的抵減稅額,可以有3.5%的抵減稅額差額的小確幸。

根據「豐存股」扣款分布年齡最新統計,「豐存股」台股21到40歲的扣款交易戶數占比達65%為最大宗,以一般單身小資來試算,所得淨額低於54萬元都可適用最低5%的課稅級距,加上3大扣除額(免稅額8.8萬、標準扣除額12萬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的話,初略計算今年加上股利總所得在94.8萬元以內的存股族,選用併入個人綜所稅申報,應有機會享受股利抵減後3.5%的差額小確幸。但實際稅額計算、仍依個人情形及國稅局之規定為準。

另一方面,課稅級距屬於30%以上的較高所得存股戶,使用單一稅率28%股利分離課稅較有利,但不論是高低所得者,存股的被動配息收入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申報扣稅方式。

由於疫情升溫,今年民眾報稅期限可延長至6月30日,台新銀行提醒民眾留意按時納稅外,也應關注2022年報稅4大新制,分別為基本生活費提高至每人19.2萬元、未上市櫃公司股票交易所得今年起需課稅、房地合一稅2.0上路、員工防疫隔離假薪資抵稅等紓困減稅措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資深副總經理劉熾原表示,民眾報稅時可把握3大原則,

布局「海外所得」;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海外所得屬於「最低稅負制」之指定稅基之一,依規定計算之基本稅額與個人的一般所得稅額來比較,取其高者來繳納。投資人可適度布局海外金融商品,包括基金、債券、外國股票及各種境外結構型商品等,海外所得家戶合計未達新臺幣100萬元者,免計入基本所得額、亦無須申報,更擁有基本所得額670萬元的免稅額度。

劉熾原建議,投資人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收入來源及投資部位,在評估匯率風險後,適時藉由轉換金融商品標的提高海外所得比重。

第二,活用「分離課稅」;海外所得已超過免稅額度或綜所稅率較高的投資人,劉熾原建議可以適度配置分離課稅的金融商品做為投資標的,如公債、公司債及金融債券等金融商品,相關利息僅須繳納10%之所得稅,且該所得不須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課稅,進而達到節稅的效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用「贈與型有價證券信託」;如果是資金比重配置在台股市場為重、高股利收入的投資人,儘管投資人可以擇優申報股利所得分開計算或合併計算,但對於高所得級距的個人而言,即使採分開計算,稅率仍高達28%。

針對此類型投資人,劉熾原建議可以運用「贈與型有價證券信託」,以本金自益、孳息他益架構,達到合法節稅目的外,也有助於資產傳承。

聰明報稅之外,也要留意不要踩雷!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整理4大較容易申報錯誤

首先,納稅義務人申報錯誤是較常見的狀況,納稅義務人只有在結婚、離婚當年度在辦理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以各自辦理結算、分開申報外,其他均應該合併申報,若是分居狀態,則須符合特定條件,如改用分別財產制或取得家暴保護令等情況,才可以分開申報,否則仍應該要合併申報。

未成年子女已經扛起家計有所得,父母卻無所得時,常常會以未成年子女擔任納稅義務人,甚至未與父母合併申報,但若未成年子女有所得且超過免稅額,即使父母無所得,仍要以父母為「納稅義務人」合併子女的所得申報,子女不得單獨申報。

第二,漏報所得額;民眾常在申報所得時,誤將扣繳憑單「所得淨額」填報,但實際上,所得應該以扣繳憑單上的「所得總額」來填報;另外,申報扶養親屬時漏報被扶養親屬的所得,國稅局提醒,如果不清楚受扶養親屬是否有所得,可以到國稅局申請查調所得資料。

台商須申報大陸所得;台商若有中國大陸的來源所得,要記得併同台灣的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但若在大陸已經繳納稅額,可以從應納稅額中扣除,若非中國大陸來源所得,則納入所得基本稅額申報。

捐贈扣除額需無對價關係;須有捐贈事實並取具受贈單位開立的收據正本及相關證明文件,才能列報;另外,如屬有對價關係的收據,如入會費、寺廟光明燈、太歲燈等則不能列報扣除。

國稅局特別提醒,納稅義務人委託他人代辦結算申報,其效力及於本人,所以仍應詳細審閱申報書內容有無填寫錯誤,如發生短漏報所得等情形,納稅義務人仍會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