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淨零學院開學 18周課程望培育碳淨零工程師

▲▼台灣大學土木學系張學孔教授。(圖/台灣碳淨零學院提供)

▲台灣大學土木學系張學孔教授。(圖/台灣碳淨零學院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台灣碳淨零學院經過二個月激烈甄選後,來自半導體、製造業、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的20位技術菁英學子齊聚一堂,親身從自身實踐碳淨零的人生哲學,正式進入學院的學習殿堂,開始為期18個周末紮紮實實的碳淨零永續工程師學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碳淨零學院結合產官學共90名頂尖學者專家,推出長達18個周末、216個小時,目的是在2030年前培育出2000名熟悉環境科技、財務分析、及跨國資源整合能力的碳淨零工程師,帶領台灣進入碳淨零新經濟世代。

台灣碳淨零學院創辦人呂原一表示: 「碳淨零工程師將來都是進入企業並成為企業的永續長,幫助2000家企業協助他們完成碳淨零路徑圖。我們今天第一天開學,這二十名工程師,除了未來十八周的課程,每個人的作業內容,是選出一家企業幫助這家企業完成綠色轉型的問題,這樣才是一個以學員為主體的動態學院,而不是只聽講,學會路徑盤查這麼單純的靜態學習。我們談2050路徑圖的時候,最重要背後有沒有一個想要、真正願意促成、的堅忍意志力,這意志力需凝結成為全民的期望,這樣2050才有機會可以真正完成、善盡一個地球公民的永續責任。」

節能減碳推動綠色轉型,消費性國際大廠紛紛對零碳排提出對應策略。近日歐洲會議更替CBAM修正提案,提案轉換時間為2023-2024年,2025年企業將面臨淨零高目標高碳稅的問題。本次修正提案對於碳排產品項目包含聚合物、氫氣、有機化學品擬增加納入製造時所外購電力的排放(原本只要計算直接排放),對於企業碳排的規劃,無疑加重負擔。

臺灣能源暨氣候變遷法學會秘書長謝友仁律師表示:「歐洲會議CBAM法案推動下,再生能源及節能減碳已是企業綠色指標。對於EGS及TDFC相關報告書的撰擬,以及依溫管法的總量管制要求建立碳排放量的盤查與登錄制度、企業各部門在總量管制額度超過核配量部分得以取得抵換、效能標準獎勵制度及市場交易排放額度等實務上作法,都關係到企業是否可以轉型成功,碳排的技術問題也是關鍵,如何低成本取得國際間合法技轉也是中小企業轉型的關鍵因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企業推動綠色轉型,佳士達永續資深經理許惟瑞表示:「在執行與規畫專案中,企業最困難的是如何就供應鏈的碳排管理,結合數位轉型的能力與技術,讓碳排管理管理的更有效率。專業上需提早系統化評估股東獲利與碳排管理投資這兩者之間的數據因果,對於經理人是強大的挑戰。」

台灣大學土木學系張學孔教授表示:「悠遊卡是我推行綠色交通的表率。在北台灣地方政府主力推動微笑單車、微笑公車的服務,用輕能源科技落實節能減碳方案。如果能在后疫情時代,2050台灣交通運輸碳淨零路徑圖,持續讓綠色平鎮落實輕能源政策,並結合地方與企業共同推廣綠色出行憑證,解決產業園區的上下班交通問題,共同偕同企業配套減碳措施,甚至幫助企業融資補助綠色出行環保配套費用政策,這才是真的能節能減低降低碳排放量的解方,綠色價值才是真正走向淨零。」

張學孔也表示,碳淨零學院可以將淨零永續工程師,由資深的技術人才整合為跨領域、跨產業、國際化,高階永續經營發展人才。透過學院產官學交流,協助學員做企業痛點分析路徑,明確提供企業的淨零方向,才能推動全台的碳淨零工程,達到2050的永續目標。

風電產業也是如此,過去三年政府發了綠色債券,或可持續債券,賦予金融機構可以支持綠色轉型的產業發展。金融機構如何透過企業挑選及資金的給予,評估單一產業的風險管理,這在綠色轉型風險管理規劃上非常的重要。目前ESG報告是大型企業、上市櫃企業或國際性跨國企業規劃重點,但是相信未來三年中小企業也在規劃範疇之內。中小企業除了求取節能減碳的解決技術之外,需要積極培養永續金融財務的企業管理營運人才,這樣才可無縫接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