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珍儀/綜合報導
今年以來,全球性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全球多個國家央行紛紛加入升息潮流。據了解,今年來已有逾20多個國家央行升息超過60次;全球再進入新一輪貨幣緊縮週期,僅6月就已經有加拿大、澳洲、印度等地央行升息,重頭戲在台北時間週四(16日)凌晨,美聯準會將公布利率決議,而台灣央行也會在當天下午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家指出,這一波全球央行大動作升息,主要是疫情造成了產業鏈終端供需失衡,再伴隨著俄烏衝突的加劇,全球能源價格和糧食價格上漲,朝向成本拉動型通貨膨脹,在這一背景下央行不得不出手。
隨著美國5月通膨創40年新高,交易員們提高了對美聯準會接下來升息幅度的預測;台北時間週四(16日)凌晨,美聯準會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計將連續第2次升息2碼(0.5個百分點),7月也會升息2碼(0.5個百分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洲央行在上週公佈利率決議,雖維持3大關鍵利率不變,但決定自7月1日起終止其資產購買計劃下的淨資產購買,同時7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將利率上調1碼(0.25個百分點)並在9月再次升息。這意味著,若歐洲央行如期在今年7月上調利率,這將是10年來的首次升息。
專家解釋,在通貨膨脹時期,升息能有效壓抑消費慾望,也會減緩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因人們寧願將錢存放在銀行、減少消費及投資,這就有助於經濟降溫。
專家表示,升息對民眾最大感覺是推升借貸成本,房貸每月支出增加,還款壓力大增,對於房地產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升息對股市也是負面消息,造成股市短期波動。
惟升息可以支撐該國貨幣走強,但相對以出口為導向國家的廠商不利出口表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