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股頻爆雷 立委揭陸企佔比71.8%「金管會恐無力稽查」

▲▼台灣民眾黨團舉行「KY股爭議連環爆,金管會監管應強化」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KY股爭議連環爆,金管會監管應強化」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圖同)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KY公司(指海外企業第一上市)近來頻頻爆雷,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今(22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表示,根據2021年資料顯示,110家KY公司有79家營運地在中國,佔比高達71.8%,還不包括中資背景、設點在開曼者,考量目前兩岸情勢,金管會恐無力稽查,主管機關應該修正管理制度,避免投資人權益受損,也應思考是否繼續保有此制度,「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監管好,讓股民不要有這麼大的資訊落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其祿說明,金融市場高度資訊不對稱,民眾想要搞懂金融市場內的產品、看懂財務報表都很難,恐因此導致市場失衡、失靈,因此需要政府監管,不過,自2018年康友-KY股價崩盤案爆發之後,之後淘帝、VHQ、英瑞、凱羿等公司都陸續出現股價暴跌等問題,嚴重侵害投資人權益。

張其祿表示,KY公司設點國外、在台灣上市櫃募資,其財物、經營狀況難以查驗,股民只能看新聞、透過會計師的財報了解資訊,舉例來說,許多海外公司都在中國,2021年佔比高達71.8%,但近幾年兩岸關係惡化,政府究竟是否有能力跨海查核?他呼籲,現行金管會的作法只是將監管的責任轉嫁給會計師事務所,然而,承辦人員必須實地查看公司、工廠,才能有效落實監督,主管機關應該提供具體規範,協助會計師執行相關查核、審計工作,執行有效的查核程序,才能降低投資人風險。

對此,金管會證券期貨局證券發行組副組長陳怡均表示,投資標的當然不限國內的公司,因此金管會希望引進優質的公司,提供投資人多元的投資標的;至於強化公司治理及監管機制,現行規定要求KY公司必須有過半數台籍董事、至少2席台籍獨立董事,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揭露,說明主要營運地、董事國籍、財務預警等內容,另也透過承銷商、會計師實地查訪及復核,並利用外部信用資料了解公司的資訊,金管會針對KY公司比例高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會加強查核,檢查其審計案件等。

另對於陸資企業來台上市,陳怡均說,現行規定若陸資超過30%就不能來台上市,更遑論後續的募資狀況,金管會對於陸資的審查比照投審會,會逐層認定陸資股東是否有控制力,至於營運地在大陸的企業,也會要求承銷商去看它的執行狀況,資金則需在台資銀行、台資銀行的海外分行或子行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