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台廠衝刺再生能源建置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歐洲將核能、天然氣有條件貼上綠色標籤,走向廢核的台灣,過渡期將五成發電寄望在天然氣身上,在拚減碳和廢核的路上,衝刺再生能源成為台灣為唯一解方。

文/周佳蓉

綠色能源標準大轉彎!歐盟執委會今年初提案把核能與天然氣列為綠能投資項目,以促進民間投資,幫助歐盟達成氣候目標,七月六日由歐洲議會投票,以三二八支持票、二七八反對票通過了補充授權法。基於歐盟官方公報二○二○年提出的「歐盟永續分類標準」,該分類系統建立了一個可持續經濟活動的清單,用來定義什麼樣的投資符合永續能源的標準,而此修法在能源轉型過渡中,在特定的條件下的「部分核能與天然氣」將被視為綠能,例如銀行將可針對這些「綠色資產」放貸、歐洲能源業者在興建核電廠或天然氣的籌資將更為容易,儘管正反兩派的聲音在議會中激烈交鋒,不過從表決結果來看,綠能新標準難以翻盤,確定將於二○二三年一月上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盟永續分類大變革

事實上,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後,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就持續飆升,而紛紛加入制裁行列的歐洲諸國,也因重度仰賴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處境上陷入兩難,紛紛思考能源獨立的可行方案。根據歐盟的承諾,二○五○年要達碳中和、二○三○年要減碳五○~五五%,部分歐洲國家主張,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遠低於化石燃料,因此可將之視為過渡選項,而去年歐盟從俄國進口了約四○%的天然氣、二五%的石油,在實施對俄制裁後,除了禁運石油之外,為避免俄斷供天然氣的威脅,部分國家開始轉向購買美國、澳洲的液化天然氣(LNG),或與天然氣供給國簽署長約確保供應,大力投資再生能源建置也是多數歐國的進行式;德國、法國則在核電發展上走向兩個截然不同的道路,擁護核電的代表國以法國為首,認為核能不會有碳排放問題,是能迅速達成碳中和標準的唯一途徑,也將繼續建造更多核電廠;德國則朝完全廢核目標前進,全德僅存三座核電廠仍在運轉,根據政府計畫,剩餘的核電廠也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停用。

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同時考量到面臨電力需求增加和減碳目標的執行難度,核電廠延後除役以及興建新核電廠,都成為政府實現氣候目標的一個選項,拜登上任後特別設立六○億美元基金幫助核電廠繼續營運,儘管美國已擁有全球最多的核電廠,去年還通過了擴大核能發展的法案,部分參議員也一改過去反核的態度,在發電政策上有所妥協,而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指出,選擇繼續或增加核能使用的國家,可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排並讓電力系統融入更多太陽能及風能,但在未使用核能情況下,建設永續的清潔能源系統將更困難,並強調:全球想要在二○五○年前實現淨零碳排,全球核電發電量須從目前的四一三GW提升到至少八一二GW才行。(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04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