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I農曆年後跌36% 貨櫃船公司有信心「明年獲利沒有問題」

▲業界建議利用原有相同設備或用手機控管貨櫃行蹤。(圖/港務公司提供)

▲國內外貨櫃船公司對明年獲利都表示有信心。(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今年農曆年後的第一個星期五(2月11日),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自4980.93點跌到上周五(26日)的3154.26點,跌幅36.67%,未來市場運價估計是跌多漲少,但是國內外貨櫃船公司高階都認為,以目前多數航線的高運費水平,明年獲利沒有問題,歐美港口效率問題與減碳新規會支撐市場運價在一定水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曆年後運價跌幅最深的是東南亞航線(代表港口新加坡),每箱運價自1465美元跌到591美元,跌幅達59.66%,而東南亞航線運費指數(SAEFI)當中,又以越南胡志明和泰國林查邦航線運價跌最兇,每箱運價跌到126與134美元,相當於疫前的2019年的運費水平。

其次是歐洲線自每箱7677美元跌到4441美元,跌幅42.15%,排第三的美西線自每大箱8054美元跌到5134美元,跌幅36.18%。美東線運價最有支撐,每大箱自11022美元跌到8801美元,跌幅20.07%。

雖然運價跌幅不小,但是目前絕大多數航線運價仍處在相當高的水平,歐洲線每箱成本價僅約1100美元上下,美西線每大箱成本價約2000美元,美東線每大箱約3200美元,最特別的是東南亞航線,疫前每箱1-200美元的運價,船公司都還能有獲利,靠的是文件作業費、吊櫃費等各種附加費貼補;另外旺季時能倍數拉高的運價,可彌補淡季的損失。

國內外船公司高階表示,很難估計接下來運價會跌到甚麼程度,但是以貨櫃三雄今年EPS60元上下的獲利預估,明年不擔心會變虧錢。雖然明年估計新造船會增加8.2%,但是歐美港口與配套的鐵公路、內河運輸等效率不佳,國際海事組織(IMO)新的減碳措施會逐年拉高商船營運門檻,讓老舊船舶被迫減速或汰換,壓低市場實際運力供給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歐美經過連續兩季消化庫存,出口商透露訂單有起色,另隨著能源價格暴跌,美國7月通貨膨脹紓緩,汽油到食品樣樣飆漲的走勢可能已經觸頂,第四季有機會淡季不淡,但是歐洲的能源問題則因俄烏戰爭短期內仍然難解。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則認為,經濟學不二法則,尤其是海運運輸業,供需是第一個要參考的。明年供遠大於需,船噸供給增加8.2%,大於2.7%的需求,這對海運界是相當不利的。2024年供給是8.9%,若需求不起色,則不期待比2023年表現好。

明年能期待的是長約貨多的船公司或許可依賴1-4月死忠不要求降價客戶的支持;經濟展望不佳情況下油價應該不會太貴;俄烏戰後重建可帶來局部性利多;船公司自發性的控艙壓低供給;自有船比例提高降低營運成本。至於減碳新規估計初期幾年對市場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