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中秋行情誰來突圍?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外資持續賣超,九月份依舊是充滿不確定的月份,尤其在中秋節前後,會不會變盤?引發疑慮。日本軍工股抬頭,台灣也有機會;而外資連續兩年大賣亞洲科技股,未來勢必要回補;台幣貶值對網通、IPC、汽車AM、高爾夫、自行車還是有利。

文/方亞申

升息、升息、升息,美國此議題籠罩全球經濟威力更勝俄烏戰爭,也造成科技股股價大幅下修,又遇到中國經濟成長率創○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可能不到三%;另一大經濟體歐盟,深受通膨之苦,德、法單月通膨動輒超過八、九%以上,歐洲央行似乎也將步上大幅升息後塵,英國更誇張,通膨率超過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歐、中三大經濟情況都不妙,又有高利率或貨幣急貶,金融投資自然轉向較保守,尤其美國利率眼見九月底將調升至三%,今年底可能達三.五%以上,風險少且相對利率又不錯,國際資金持續流進美元趨勢將不變。

通膨、地緣政治抑制消費力

中國疫情復燃,深圳和成都相繼淪陷又封城,市場隱憂燈號亮起,導致國際鐵礦砂原料價格重挫,跌破每噸一○○美元整數關卡,創逾九個月來新低。另一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八月全球糧價指數,拜烏克蘭穀物解禁恢復出口改善供給面之賜,連續五個月下滑。加上非鐵金屬價格低於首季,全球通膨陰影可望降低。但是天然氣還是在高檔,價格來到二○○八年高峰,且臨近冬天旺季來臨,壓力是較大。所幸國際油價跌破九○美元,美國普通無鉛汽油均價已連十一周下滑約二四%。在一向是用油旺季的夏季,至八月底美國對能源需求是每日八六○萬桶,比一年前減少近一百萬桶,並非大家不用而是因應通膨節省開銷。

由於通膨及升息因子擾亂經濟,大家都先觀望而減少消費:市調機構IDC二度下修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由六月的十三.一億支、下修至目前的十二.七億支,年減幅度也放大至六.五%。IDC表示,二度下修主因為破紀錄的通膨、地緣政治緊張,均大幅抑制消費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糟糕的是美中科技戰再起,美國又對中國接連發動科技戰,禁止Nvidia、AMD將高階繪圖處理器、HPC、AI晶片銷往大陸,雖給予一年緩衝期,但是看看前車之鑑華為,被美國修理後,現在已落得喊能生存下去為原則。

台幣趨貶 股市賣壓不小

聯準會放話要一直升息,且不會在升到高點馬上降,可能還要維持高檔一段時間,九月升息三碼是預期中的事,今年底利率可能就會見到三.五%以上,果如此,明年很可能看到四.五%的基本利率水平,若與金融投資市場相比,四%的利率確具有吸引力,至少沒有風險,所以股市賣壓存在。再者,美國為因應中國軍力大升,連續祭出高階科技輸中限制,近期最重要就是輔助IC設計的EDA,再來就是輝達及超微的高階AI晶片,如同前一年禁止晶圓代工的EUV機台輸中一樣,步步斷掉中國科技向上提升關鍵。但此舉必使輸往中國的科技公司業績受影響,間接也會影響台積電。

科技股最講求成長力,但中國市場成長逐漸力衰,美國科技業勢必受影響,半導體股首當其衝,蘋果也可能被波及。倒是原來就不靠中國的谷歌、亞馬遜可能較好。後續中國是否報復或是美國再加重禁止科技項目仍待觀察。美股四大指數中以費半最弱勢,臨近今年低點二三八六點,理論上仍具一定支撐;道瓊則看三萬點、那指看一萬一千點、標普看三八○○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預定九月十四日對二○二二年《台灣政策法》進行最後審議,若順利通過,將送交全院表決。《台灣政策法》主旨在於提升台灣安全及國防能力、嚇阻中國侵略台灣,具體措施包括接下來四年提供四五億美元軍援、正式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以及支持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如果《台灣政策法》立法過關,將是一九七九年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以來,最具重要性的對台法案。此法案若通過,中國勢必有大動作反應,十月份二○大舉行在即,美國出此動作,是一種測試,而後是否會將演變成軍演或更高衝突仍待觀察。果如此對股市又是一次大震盪。

美國經濟確實降溫,且聯準會不斷放話升息,使得美元指數再度創高至一一○上下,台幣、韓元、歐元、英鎊、日圓全數貶值創新低,如附圖,股市賣壓自然較大。

國安基金委員、財長蘇建榮與現任執行秘書的次長阮清華,在二日的財政部記者會上雙雙回應媒體對國安基金的提問;蘇建榮指出,當前國安基金要評估的,主要有三大課題。蘇建榮指出,首要是美國情勢,去年美國貨幣政策認為通膨是短暫性的,只有縮表,但今年Fed貨幣政策已改變,已認清通膨不是短暫的,所以除了縮表,開始升息,對整個市場流動性造成更大影響,美國實體經濟也會改變,並且影響台灣,尤其近幾年政府推動台商回流以來,所以對美國經濟依存依賴影響更大。(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12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