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造船本月11日58元含權上興櫃 未來一年9百億艦艇標案帶來黃金5年

▲左上圖左起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與長子韓育霖父子;右上圖為中信維修船塢;下圖為中信獨有的浮塢載台。(圖/中信造船提供)

▲左上圖左起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與副總經理黃逢徵;右上圖為中信維修船塢;下圖為中信獨有的浮塢載台。(圖/中信造船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中信造船(2644)本月11日將以每股58元含權上興櫃,公司副總經理黃逢徵指出,未來一年內政府將有高達909億元的艦艇要招標興建,現有300艘艦艇估計每年約需更新20艘,國內具承造艦艇能力的主要是台船(2208)、中信與龍德(6753),造船產能已顯不足,中信擁有民間造船廠最大廠房與產能,黃金5年明年啟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已三讀通過海軍692億沱江艦預算,海軍有5艘600噸級巡防艦的90億元預算、7艘港勤拖船的7億元預算與海巡署6艘2000噸級巡護船的120億元預算。另海軍新式港勤拖船7艘、海軍浮塢採購案流標,都將重新招標。

中信明年手上訂單已有125億元,目前已掌握5年訂單,明年估計可拉高到8年,享有穩定的營收與獲利,公司廠房面積高達19.1萬平方米,是民間同業6倍多,海岸線與台船相當,可停泊船隻多,產能擴展彈性最大,並且是唯一擁有兩台浮塢的船廠,有利修船業務。

中信上周在台北與高雄分別召開法說會,公司總經理韓育霖指出,一艘艦艇造完成後,全壽期約25年,每年需列5-8%的維修預算,公司2019年開始承造的81艘海巡署艦艇,共215億元,每年約可帶來10-15億的維修業務,而船舶維修業務毛利率都在三成以上,高於造艦的10-15%毛利率。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很多漁船作業都停擺,讓公司船舶維修業務收入減少,下半年漁船都已恢復作業,修船業務明顯增加,有利提升獲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信承造的海巡署81艘215億造船案,預計分8年建造,目前完工交船比例已達31%,海巡的「國艦國造+造修合一」政策,未來每艘巡防艦艇是由哪一家造船公司建造就由該業者負責維修。去年中信造船國艦國造與公務船佔銷售比重71%,非公務船佔14%,維修與倉儲收入佔15%。

近兩年鋼價大漲,但對中信獲利影響很小,主要是公司承造的巡防艦都是採用百分之百鋁合金,材料約佔成本9%,引擎與噴水器購自歐洲,都是在2019年接單時就已下單預購,當時歐元與台幣兌換率是35,現在已經降到29.5,匯兌利益很高。

中信造船8月合併營收為4.67億元,月增 123%,年增122%,創單月第三高紀錄,累計前 8月合併營收28.5億元,年增9.79%;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1.78億元,年增1.48%,稅後純益 8548萬元,EPS1.3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

該公司2019年營收31.8億元、EPS1.27元,2020年營收36.2億元、EPS1.58元,2021年營收42.3億元、EPS1.16元。公司股票是含權上興櫃,包含1元現金股利與1元股利,公司表明未來將採取每年穩定配發高股利政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