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瑩1111慈善計劃」邁入第七年 攜手早產兒基金會助弱勢家庭

▲▼曾馨瑩帶著三個孩子參與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所舉辦的早產兒衛教課程。(圖/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提供)

▲曾馨瑩帶著三個孩子參與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所舉辦的早產兒衛教課程。(圖/永齡慈善教育基金會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夫人曾馨瑩帶著三個孩子參與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所舉辦的早產兒衛教課程,一起學習「早產兒體操課程」,呼籲所有備孕和孕期中的爸媽都要積極預防早產發生,若發生也能讓每個早產兒都能接受適當的醫療照顧,倡議社會大眾一起重視避免早產風險及早產兒照顧議題。此外,曾馨瑩也捐出300萬助早產兒,為弱勢家庭減輕負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馨瑩所發起的 1111 慈善計劃,今年關注早產兒議題,曾馨瑩表示,因為家裡小孩多,特別會關心兒童的議題,在與早產兒基金會的交流中發現,台灣現在不光是少子化,在已經生得很少的情況下,早產新生兒的比例竟然還逐年上升,這對孕婦和新生命又是一個重大風險,所以決定投入幫助弱勢早產兒家庭, 同時也向社會呼籲「預防早產很重要,孩子生得少,一個不能少」。

曾馨瑩也說,當時聽聞到台灣早產兒孩童的狀況,尤其是部分早產兒出院後仍需仰賴居家醫療器材設備,且普遍家庭不瞭解如何照護早產兒,因此希望親自前往早產兒衛教課程,以更瞭解這些家庭的需求。 今天來到課程的現場,看著家長們陪伴孩子一起進行體操課程,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及早治療,讓早產兒寶寶跟一般孩子一樣健康長大。很開心自己除了能盡一份心力外, 更能落實『實踐的力量』,陪同這些家庭一起參與成長課程,由小而大回饋給社會,詮釋生命厚度。


依據衛福部國健署出生通報統計年報顯示,110 年台灣有近 16 萬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的比例佔 10.61%,而早產兒出生後容易出現心臟、大腦、呼吸系統等問題,如何預防早產發生,在鼓勵生育的台灣,成為重要課題。11 月 11 日是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夫人曾馨瑩與幼女 QQ 的生日,從 2016 年起,每年曾馨瑩都發起一項慈善計 畫,已邁入第 7 年,歷年計劃都聚焦在發掘弱勢家庭問題,協助倡議與提供實質的幫助。


「警覺不足和高齡生產」是導致早產兒增加的重要原因,第一,許多懷孕媽媽並不知道自己是屬於高危險妊娠孕婦,這兩年因為疫情,也造成許多孕婦回診的顧慮,大幅影響追蹤預防早產兒的黃金時間與危險性。第二,據統計,台灣女性第一胎平均生產年齡已提高到 31.23 歲,隨之而來高危險妊娠發生率及孕產婦死亡率也是逐年上升,因此早產比例與新生兒死亡率也隨之攀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許多媽媽在懷孕期間會忽略自己的血壓變化,或是把出血及身體不適當成是正常反應。但這些身體狀況其實都有可能是早產徵象,孕婦必須定期回診追蹤,由醫師提供專業判斷與因應方案,才能做好預防規劃。」絕不輕忽檢查,定期追踨,聽從醫囑,是所有孕婦需要做到的事,更有賴於家人及朋友的提醒與支持。


萬一寶寶提早出生,尤其是出生體重小於 1500 公克以下之早產兒,因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伴隨之來的身、心發展問題,必須根據醫生指示定期回診追蹤,落實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把握療育黃金期,才能降低早產失能率。但部分早產兒出院後,像是有慢性肺疾病等問題,仍須仰賴氧氣與呼吸器等居家醫療器材設備,每月可能超過萬元,對弱勢家庭成為一個龐大的壓力,台灣早產兒基金會透過合作全國超過 50 家醫療院提供「弱勢早產兒家庭醫療補助」,曾馨瑩捐款 300 萬元指定本專案使用,為弱勢家庭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