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中國鬧錢荒 人民幣不再是投資顯學

財訊雙週刊/郭庭昱

前言:台灣人在中國的直接及間接投資、存款、股票、基金、房地產,最保守估計也有六千億美元以上,超過去年GDP總額。一旦中國經濟不再是投資的熱門話題,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成為理財最重要的課題。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二年從經濟成長率趨緩、地方政府債疑慮、理財商品泡沬、再到近日的錢荒,在在顯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計畫經濟體,已經到了需要「質變」的階段,而中國的變化,和台灣人龐大的財富息息相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台灣的企業及個人擁有七百億元人民幣的存款,還以每個月一百億元的速度增加,這還不包括過去在大陸工作及經商的台灣人,早就擁有大量的人民幣存款;過去二十年,台商企業投資中國約三到五千億美元,這些投資大部分是上市櫃公司,透過財報上的轉投資收益和EPS(每股稅後純益)連動。

除了企業投資以外,台灣人投資中國相關的共同基金,透過陸股ETF投資中國股市亦達數百億元台幣,還加上直接在香港投資陸股及港股,今年台商可以直接投資A股。種種投資管道加起來,台灣人在中國的直接及間接投資、存款、股票、基金、房地產,最保守估計也有六千億美元以上,絕對超過台灣去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總額4740億美元。

中國經濟變化將深深牽動台灣人財富的變化。影響最直接的是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三成,隨著中國貿易順差及外商直接投資逐漸縮水,人民幣升值的力道將會趨緩,未來幾年的目標仍放在九四年人民幣大貶前的5.8兌1美元,距離目前的匯率大約僅有5%升值空間,雖然不至於大貶值,但升值最肥美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風險意識要提高,投資老手常說「要留一點給別人賺」,就是提醒大家,最後一段漲勢通常伴隨風險,適時離場才能保有戰果。(本文節錄自428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