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Q4挑戰大 全球第十大航商估單季獲利減幅逾4成

▲以星航運在這次疫情中華麗轉身。(圖/港務公司提供)

▲以星航運估第四季EBITDA會比第三季少41-57%。(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排名全球第十,介於我國陽明海運與萬海航運之間的以色列以星航運(ZIM),估公司第四季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約會少41-57%。法人指出,我國的營業利益已經包括折舊攤提,更接近淨利,因此可以粗估貨櫃三雄第四季獲利約為第三季的43-45%。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榮(2603)第三季營業利益是1092.50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是1006.98億元,約為營業利益92折;陽明(2609)第三季營業利益是580.15億元,淨利497.48億元,約86折;萬海(2615)第三季營業利益251.18億元,淨利223.58億元,約為89折。

法人以第四季營業利益比第三季少五成來推估,長榮第四季淨利約463.21億元,陽明約213.92億元,萬海約99.49億元。

不過像去年長榮有把給員工的40個月年終獎金列入第四季的營業費用,以致第四季該項費用從前三季累計的84.16億元,變成第四季單季就花掉88.90億元;陽明去年前三季營業費用是67.49億元,第四季單季35.27億元,也是拉高不少;萬海去年前三季營業費用69.79億元,第四季17.99億元,該公司是將年終獎金列在今年第一季,因此實際數字要看年終獎金列多少,是不是列在第四季。

以星航運是在上周三公布財報,第三季度營收為32.3億美元,年增3%;淨利潤為11.7億美元,年減20%,與第二季度相比下降13%。第三季度的貨運量為84.2萬箱(20呎櫃),年減5%。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三季度總收入為103.7億美元;淨利潤為42.1億美元;調整後的EBITDA為65.7億美元。總貨運量為255萬箱,年減3%。

以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li Glickman表示:「我們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9個月的業績反映了出色的執行力和較高的盈利能力。在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推動下,貨櫃航運的近期前景發生了變化,運費已開始正常化。」

因此,該公司下調了2022年全年業績預期,目前預計調整後的EBITDA為74億至77億美元。意味著第四季度的EBITDA將比第三季度下降41%-57%。

Eli Glickman表示:「在過去幾周,我們看到運費的跌幅比我們之前預期的要大。」他指出,貨櫃運輸業的前景充滿挑戰,特別是考慮到計畫在明年和2024年交付的貨櫃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前9個月,以星34%的貨運量來自跨太平洋航線。該公司以星首席財務官Xavier Destriau表示,該市場的現貨運費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特別是在亞洲-美西航線。

以星證實,其一直在重新談判現有的合約價格,這也是平均運費下降的原因之一。該公司跨太平洋航線50%的貨運量來自年度合約。

Destriau解釋說:「隨著現貨市場急劇下降,現貨運價跌破了合同運價。更重要的是,從我們客戶的角度來看,需求并不存在。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一新的現實。」

「我們的大多數客戶都不是一個季度的客戶,他們是我們的長期客戶。我們打算繼續保持這種長期關系。隨著合約運費和現貨運費之間的價差增大,我們不得不坐下來,同意與(合約)客戶重新定價,以保護部分貨運量。我們需要務實,確保在客戶和我們自己的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