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德儀踢出 張忠謀:「25年前美國惡夢、如今夢想成真」

▲▼張忠謀出訪APEC行前受訪。(圖/攝影中心攝)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攝影中心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台灣晶片業之父、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移機典禮上指出,地緣政治改變半導體環境,「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死亡」,而且不太可能捲土重來。25年前赴美設廠曾是惡夢,如今卻是夢想成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半導體圈主管透露,張忠謀的演講內容讓人感受深刻,在1964年加入美國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德儀,TI),當時因表現好年年升遷,30多歲就做到總經理一職,一直到近40年前,1983年在公司內部人發動「宮殿政變」,少數人密室協商後讓他被迫離職,也讓台灣有機會迎來半導體教父創業造就台積電。

《日經新聞》報導現年91歲的張忠謀在移機典禮上致詞內容,張忠謀表示,美國新工廠移機具有象徵意義,這是台積電20多年來在美國的第一家先進晶片工廠,他表示「要取得成功,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

張忠謀將目前耗資400億美元(1.2兆元新台幣)的項目與1995年台積電在華盛頓卡馬斯建立其美國第一家工廠時進行了比較,台積電成立僅8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

「27年過去了,半導體行業見證了世界的大變化,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大變化,」張忠謀說:「全球化幾乎死了,自由貿易也快死了。很多人仍然希望他們能回來,但我認為他們不會回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忠謀說:「由於自己的背景,我一直夢想在美國建立晶片廠。」他表示,自己在美國接受教育和工作了幾十年,但第一次經歷並不順利。

「我認為,這是一個夢想成真,」張忠謀說:「但它遇到了成本問題。我們遇到了人的問題,我們遇到了文化問題。實現的夢想變成了實現的噩夢。我們花了幾年時間才從噩夢中解脫出來,我決定我需要推遲夢想。」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台積電專注於在本土市場建立尖端晶片生產能力,這個戰略幫助該公司在不斷磨練技術知識的同時降低成本。又因為台積電壯大,全球需要台積電產品,因此有了這次赴美設廠。張忠謀坦言,這次新機設備安裝、建設晶圓廠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也坦言,後續還有一連串的挑戰待克服,張忠謀說:「開始的浪漫已經消失,最初的興奮已經消失,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