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拜登訪台積電 信賴產業鏈值千金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美、中兩強對抗,基於國防與安全為由,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打造新供應鏈,台灣在兩強對抗下發展,信賴產業大軍正崛起,台廠將可望迎來轉單效益。

文/黃俊超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晶圓廠,於十二月六日舉行移機典禮,不只創辦人張忠謀與蘋果執行長庫克出席,就連美國總統拜登也共襄盛舉,五奈米機台即將進駐,也傳出生產四奈米晶片、規劃設置三奈米廠,對台積電與台灣來說都是大事,雖然市場傳出「去台化」的憂慮,但總裁魏哲家直率表達「門都沒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散供應鏈全球化布局

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已延伸到經貿、金融、科技、國防等各大領域,加上中國總書記習近平取得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以及封城、清零等各防疫政策,難以和全球接軌,雖然近期已逐漸有鬆綁跡象,不過根據各國解封史來看,大規模的傳染恐難以避免,後續對策仍考驗中國政府智慧,且中國經濟恐面臨下行風險,外資出走更是一去難回頭。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將逐漸成為過去式,近年來國際企業持續且迅速外移,主要朝東南亞前進,例如越南、泰國、印尼、印度、馬來西亞甚至柬埔寨等國家,另外,部分企業也朝非洲與中南美洲進軍,龐大的人口紅利即低廉的勞工成本,成為各國家與企業眼中的寶地。相較於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模式,去中國化而分散布局與投資,就是將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中。

基本上,去中化是現在進行式,而去台化的說法,則主要是偏向擔憂台積電在美國、日本甚至德國設廠後,矽盾將遭到瓦解,然而「去」這種說法太過沉重,月產能兩萬片對照台積電總產能極小,比較像是稀釋與分散的概念,去中化與去台化兩者程度,絕非同一個層級,晶片幾乎已成為大多數產品內建的必需品,地緣政治當然是各國的最大考量,不論軍事或經濟層面都是如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積電對赴美投資一事,從大國戰略與政治考量上並沒有反對的權力,張忠謀曾說,美國增加國內晶片量產事昂貴浪費、徒勞無功之舉,缺乏晶片製造業擴張與成功所需的人才庫,在台灣以台積電的薪資、名望等,各大學校頂尖理工人才趨之若鶩,不過在美國可能很難有那麼多新鮮的肝願意付出,而台灣工程師包機赴美,與美國在地員工待遇並不平等。

在美中對抗被迫選邊站是必然,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的國家,必須要依照美國意志打造新秩序,也可視為是供應鏈出走中國後的大洗牌,對美國來說,中國雖然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但是民主與共產、威脅性與不信任感等眾多因素,包含高階晶片等與國防、安全性相關的產業,必須由美國信賴的夥伴所生產。

除了高階晶片的先進製程之外,信賴產業還包含了軍工、安控,以及所衍生出來包含光纖與低軌衛星、伺服器、資安系統等。美國國防部於二○二一年十一月,推出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CMMC 2.0版草案,預計明年將推出正式版,並於二六年第三季後全面實施,企業取得CMMC 2.0規範認證,將是雙邊產業合作的最佳模式。

晶睿、勝品 領軍安控大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於十月已正式啟動二○二三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總價值八一七○億美元,其中包括了二○二二年台灣政策法案大部分內容,根據媒體報導,除了加強台灣國防能力與台美合作之外,美國將在未來五年提供台灣一百億美元軍事協助,預估包含遠程打擊的精準彈藥,防範軍機與飛彈的整合防空系統、偵查系統,及岸基防衛系統。(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25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