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線上與線下 東森新媒體十年間成為業界領頭羊!

圖、文/天下雜誌

台灣最強數位媒體如何打造「OMO廣告業務平台」獲得巨大成功?


▲東森新媒體數位媒體業務部副總經理顧睿誠(左起)、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東森新媒體家外媒體業務部營運長林綺卉。(圖:天下雜誌提供)

▲東森新媒體數位媒體業務部副總經理顧睿誠(左起)、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東森新媒體家外媒體業務部營運長林綺卉。

從2011年創立的《東森新媒體》網路原生媒體出發,東森新媒體在國內競爭對手的環伺下,至今穩坐網路新聞媒體第一名的寶座,不僅頻頻得到國內外大獎的肯定,更在今年以「OMO廣告業務平台」榮獲國家玉山獎的最佳產品類全國首獎、疫情期間,業績持續成長。東森新媒體成功的祕訣到底為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幾年來,傳統媒體不論是紙媒或是電視、廣播,在閱讀量及用戶數方面都持續下滑。數位平台對於消費者的重要性,就像一條無止盡的單行道,沒有回頭路的可能。然而即便數位時代每個產業都想往線上靠攏,但生活四周的線下部分,仍有其不可避免的重要性。唯有善用資源,充分整合線上與線下的長處,才能在這詭譎多變的時局裡,立於不敗之地。

做為最接地氣的數位媒體,《東森新媒體》在各項數據中都有亮眼的表現。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於今年二月對台灣新聞網站數據的統計報告指出,《東森新媒體》在不重複使用總人數高居全台第一,總瀏覽量及總訪問數更是遙遙領先其他同業媒體。而今年六月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公布《2022年數位新聞報告》中也指出,《東森新媒體》為原生網路媒體觸及率之冠,讀者忠誠度也排名第一,而這已經是第五年蟬聯冠軍寶座。

優異成績的背後


▲東森新媒體陳安祥總經理表示,《東森新媒體》成功的祕訣,建立在確定方向、創新突破及用人唯才三大關鍵。

「對於網路媒體的用戶來說,追求知識、新聞及娛樂的渴望不會改變,追求同伴彼此共鳴也不會改變,」因此不論科技如何改變,只要這些需求不變,就永遠可以找到更新的方法,致力於提升用戶的體驗,「簡單來說,我們會不斷用新的方法,來贏取原有客戶的滿意。」也因此,即使面對這兩年疫情下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東森新媒體也沒有停止在創新實驗上的投入,去年開始嘗試做podcast節目,並放手讓年輕人去做,到了今年這些新的節目已經可以開始為平台帶來收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表示,成功的祕訣,建立在確定方向、創新突破及用人唯才三大關鍵。

東森新媒體數位媒體業務部顧睿誠副總補充道,「質量並重是我們不變的法則,我們不僅是數位平台,也是內容的產出者,因此不論是新聞部或業務部,對各自負責產業的專精尤其重要。」用對的人做對的事,為對的受眾呈現對的方案,「久而久之,客戶也知道我們能抓到對的TA,滿足其商品需求。」

▲東森新媒體數位媒體業務部副總經理顧睿誠表示:質量並重是我們不變的法則,我們不僅是數位平台,也是內容的產出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造虛實整合的廣告平台

為了突破台灣廣告市場規模太小且被跨國公司壟斷數位廣告市場的窘境,東森新媒體於2018年起開拓家外廣告的新戰場,包含北捷、高鐵、桃捷、公車候車亭等交通媒體,商辦及住家等電梯廣告,以及樓宇及戶外等大型看板。消費者在跨出家門後,就不斷會接觸到這些不同的家外廣告媒介。家外媒體事業部林綺卉營運長提到,「家外媒體有所謂的七次法則,當你出了家門看到第七次相同的廣告,印象就已深入人心。」

目前《東森新媒體》有兩個業務單位,分別負責數位廣告和家外廣告的銷售,可說是全台最專業的全方位廣告業務團隊。然而這兩個單位並非單兵作戰,而是互相支援「打群體仗」。充份整合線上及線下的優勢,從資料滙整、掌握受眾輪廓,到運用廣告創意服務,將彼此客源互相導流,並藉著議題策動與社群擴散,提供個性化廣告需求,創造前所未有的虛實整合,成為OMO(Online Merge Offline)廣告業務平台,讓像是中華電信、大金等具潛力的客戶,逐年擴大在東森新媒體的預算分配,並在今年榮獲國家玉山獎的最佳產品類全國首獎。


▲東森新媒體家外媒體業務部營運長林綺卉表示:使用者體驗,是成功最大因素。

林營運長特別點出其成功關鍵,「使用者體驗是我們最高標的,從廣告的創意、場域的突破到銷售的改變,我們整合了媒體資源,不僅為客戶提供最快捷呈現的方案,也為品牌做出最有創意的呈現。」而對於線上及線下的串連,顧副總補充道,「我們會思考怎樣的提案讓客戶覺得是有效及具話題性的,而透過從線上到線下的串流,將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極大化,也能充分滿足客戶需求。」

面對《東森新媒體》即將迎來的11歲生日,陳總經理透露目前在嘗試UGC(用戶生產內容)平台,以期更全方位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我希望這是一個讓消費者喜歡、且能得到想要知識的平台,當然也希望帶來更好的廣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