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死也不怕!專家:台灣等5大強國組隊 半導體「再復興」

▲Neuralink積極發展「人腦與機器介面」將晶片植入豬的腦部。(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專家指出,台灣等5大強國組隊,將讓半導體「再復興」。(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依旻/綜合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拋出「全球化幾乎已死」的看法後,各界討論不斷,新加坡韓禮士基金會研究員卡普利(Alex Capri)撰寫最新評論指出,全球化沒死,現在世界經歷的並非「去全球化」,而是「再全球化」(reglobalizing),而這將促成半導體業復興。他同時點名「半導體5國集團」擁有共同基本價值觀和地緣政治利益,因此可以緊密合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普利向《巴隆周刊》投書,內容提到台積電總裁魏哲家2022年12月向外表示「美國和中國控制技術流動的措施,破壞了全球化下獲得的生產力和效率。」不過卡普利認為,中國通過利用其經濟規模和新重商主義做法顛覆了國際體系。因此,適用於開放和公平貿易的指標在評估戰略供應鏈的某些部分時不再有用。

文中特別提到,全球半導體5國集團(美國、日本、韓國、荷蘭和台灣)擁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和地緣政治利益。他們構成了再全球化集體的核心。這些是更廣泛的可信賴夥伴關係網路的基石。

卡普利指出,歐盟、日本、韓國和台灣已經制定了自己的《晶元法案》式計劃。它們可能看起來具有競爭力,但從長遠來看,這應該被視為一種正和的發展。晶片重新全球化進程已經包括英特爾最近宣佈的對德國、愛爾蘭、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和法國的代工廠和研發設施的850億美元投資。台積電與索尼合作,在日本投資了一家新的晶圓廠 ,並正在就新的德國晶圓廠進行談判。

縱觀半導體產製模式,卡普利指出,傳統做法沒有考慮到氣候變化的破壞性成本。半導體供應鏈具有大量的碳足跡。最終確定晶圓片產製過程涉及多次跨越國際邊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普利認為,舊模式最終導致了一個高度集中的製造地點台灣,但是台灣現在占世界上所有微晶元的60%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微晶元的90%。考慮到未來流行病、自然災害,當然還有地緣政治的風險,這種情況是站不住腳的。

專家分析,日本、韓國和荷蘭的半導體實力歸功於早期的產業政策。冷戰的太空競賽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積體電路,由快捷半導體公司製造。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比台灣更需要產業政策,台灣在1970年代從農業經濟轉變為半導體溫床。正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Morris Chang)在這次成功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