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賢義:今年我郵輪業務微笑反轉 有25航次郵輪首航創新高

▲台灣疫後郵輪市場首見微笑反轉。(圖/港務公司提供)

▲台灣疫後郵輪市場首見微笑反轉。(圖/港務公司提供)

文/張佩芬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台灣郵輪市場過去近三年受疫情影響暫停成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去年10月24日正式核定國際郵輪掛靠入境及母港作業操作指引,雖然「禁郵令」解除的較晚,但港公司主動出擊,拜訪國際大型郵輪公司爭取業務,今年各港計有25航次郵輪首航,將創下歷史新高,且郵輪業務持續增加中,旅客人次將提升至30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港務公司為搶先機,除了在疫情期間已陸續完善旅運設施新建或擴建,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在去年12月帶隊前往地中海郵輪(MSC)公司日內瓦總部,爭取旗下MSC榮耀號以基隆為母港營運;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也在同月帶隊前往東京與大阪,爭取飛鳥系列船隻與日本三井商船的「日本丸」彎靠台灣。目前估計以基隆、高雄為母港的航次將可佔到三成左右,我國郵輪市場微笑反轉、亮點盡現。

▲上圖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右)率隊訪問地中海航運;下圖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榮錦(左三)率隊訪問日本經營郵輪包船業務的旅行社。(圖/港務公司提供)

亮點一、疫後市場首見微笑反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全台郵輪旅客人次達到歷史高峰105萬旅客人次,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自2020年2月6日起,有長達近三年的時間無法開放國際旅客搭乘郵輪來台,導致2022年旅客人次僅有約1,000人次的國內跳(環)島旅客,甚至近年台灣的「郵輪母港常客」,公主遊輪、麗星郵輪、星夢郵輪、歌詩達郵輪等國際郵輪航商暫時離開台灣市場。去年10月24日政府宣佈開放郵輪後,港務公司積極配合政策招商,國際航線呈現微笑反轉,依據目前預報資料,預估今年來台郵輪可達96航次、約30萬旅客人次(統計於2023年2月6日)。

亮點二、基、高母港航班皆有斬獲

去年10月原宣佈退出台灣的歌詩達郵輪(Costa Cruises),由於亞洲市場需求強烈,已於近期重新投入台灣母港市場,由旗下歌詩達莎倫娜號(Costa Serena)預報7-9月基隆母港共25航次,以及9-10月高雄母港4航次,市場已開始進行銷售,預計帶來約15萬人次。

而以Fly-cruise方式的外籍旅客來台母港作業,也有挪威郵輪、龐洛郵輪及大洋郵輪等投入市場,顯見國際郵輪公司對於台灣郵輪母港市場仍具信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年首航台灣各港郵輪。(圖/港務公司提供)

亮點三、首航郵輪創歷史新高

今年基隆港、高雄港、花蓮港共計有25航次郵輪首航,其中光是首次來台的郵輪就有14艘,除了地中海郵輪、挪威郵輪、冠達郵輪等7萬噸以上大型郵輪外,亦有水晶郵輪、風星郵輪等多家2萬噸以下小型探險級郵輪(Expedition Cruises)進軍台灣,足見郵輪旅遊已逐漸朝向多元化市場發展。

另外雙輪同日靠泊機會也添加了不少,相信能吸引不少專業的郵輪攝影迷前來捕捉這難得的港邊風貌!最新船期資訊可以在郵輪旅遊網查詢,港務公司將不定期依航商預報滾動式更新。

▲2023年郵輪同日雙船。(圖/港務公司提供)

亮點四、港務公司軟硬體設施完善並推出優惠措施 對外積極招商

(一)掌握市場趨勢 主動出擊拜訪郵輪航商

去年12月港務公司兵分多路分別前往歐洲、日本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拜訪郵輪及港口相關業者,包含與日本、韓國、香港等亞洲國家及航港局、觀光局共同考察馬來西亞、新加坡郵輪防疫政策,並安排拜會名勝世界郵輪(Resort World Cruises),接著更規劃拜訪龐洛郵輪(Ponant Cruises)馬賽總部及地中海郵輪(MSC Cruises)日內瓦總部,爭取國際郵輪加碼來臺,並鎖定日本三井客船(日本丸)及日本郵船(飛鳥2號)等郵輪航商,洽談2023年以掛靠港模式靠泊台灣港口,直接向郵輪航商總部說明2023年度港口優惠方案。

▲上圖為高雄港新建旅運中心;下圖為基隆港東岸旅運中心。(圖/港務公司提供)

另港務公司今年3月亦規劃與交通部觀光局及航港局,共同參加「全球郵輪界年度盛會Seatrade Cruise Global 2023郵輪展」,期能儘快爭取各大國際郵輪復航台灣及推展港群資源,並恢復疫情前台灣郵輪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