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防疫險兩案有何關聯 陳冲質疑:與特定部會職掌有關?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60次「公亮紀念講座」,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圖/記者湯興漢攝)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

同一周末,先是兩家產險公司再被金管會要求增資,不問可知應是防疫保單的後遺症;接著是高端內線交易案起訴,高舉輕落引發議論,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這兩案有何關聯?是否都與特定部會職掌有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疫保單之亂」,無怪媒體稱為核彈級巨災,因為連同防疫險及疫苗險,理賠金額截至本年初已高達2117億元,超過產險業2020年整體總盈餘的42倍,不僅動搖各保險公司淨值,且嚴重侵蝕資本適足率,部分公司也就一再被迫增資。

保險公司本在精算基礎上組成所謂危險團體(Risikogemeinschaft),分散保戶風險,為何反而施展吸星大法,將風險集中吸納於一身?經過去年保單熱賣,一陣紛紛擾擾,全案輪廓漸明,也更釐清癥結所在。

陳冲談起保單熱賣,不禁想起1997年宏福人壽烏龍保單事件,事後在次長任內負責周旋善後,當時曾告知保險司同仁: 保單熱賣,業者不要急著慶功,很可能是保單設計出了問題,熱賣就是消費者/市場給予保險公司的警訊回饋。25年前,宏福人壽42天內同一保單收入高達38億,保戶及業務員的「熱烈歡迎」,公司未能及早因應,造成鉅額損失,以致公司易手經營。沒想到,於今問題更為複雜慘烈,參雜有不少非保險因素。

首先,原來防疫險理賠以住院為出險主因,保費也以此為計算基礎,去年政府出面「協調業者同意」,改以居家照護為標準,姑不論沒住院何來損失/損害,這其中有多少道德風險?影響當初保費核算?最有意思的是官方表示是為了解決醫療量能不足問題,那保險公司理賠量能乃至財務健全性,以及整體保戶(尤其是非防疫險保戶)權益又如何維護?豈非以鄰為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次是衛福部相當自豪的清零政策,每日舉辦確診「嘉玲」記者會,突然改為與病毒共存,市場的回應就是保單爆量,續保、新約同時卡位,業者核保程序也在政府關切下亂成一片,風險意識蕩然無存。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則是所謂「快篩陽視同確診」,完全動搖損失率與保費計算的基礎,更遑論罔顧風險胃納的觀念,業者加班完成承保,吃力又不討好。令人費解的是,九合一選舉後,理賠案件已消化殆盡,衛福部才慢條斯理於上月公告刪除快篩檢驗條件,相信保險界也不明就裡。

陳冲說,高端事件,衛福部長雖曾多次在記者會釋放疫苗研發訊息,股價隨之而起,經過約兩年的調查,有兩人被起訴,媒體已多有評論,在此就不做探討。但是縱觀起訴書敘述,高端公司股票進出,應涉及證交法第155條操縱股價(七種態樣)、第157條(歸入權)、第157-1條(內線交易),檢方認為「這不是人為炒作」,「這是國家政策」,也說明經櫃檯買賣中心查核2020/10至2021/12近四百天的交易,並無違反證交法行為云云。

但鑑於本案過程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股價曾飆漲達306元),國人矚目,似應將有關單位查核經過詳細公布,凸顯查核人員辛勞,也可讓關心國人了解,如何股價如此震盪,其中並無違法之處。同時更要肯定政府各級官員在防疫期間周旋於敏感股市,可以不染塵埃若是,值得學習。

陳冲表示,高端與防疫險,同病相憐,就不要虧待了有關人員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