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遷徙、大陸貨代業面臨一波倒閉潮 台灣業者相較安穩許多

▲赫伯羅德決定跟進達飛的運價凍漲行動。(圖/港務公司提供)

▲大陸貨代業估計將受到產業遷徙很大衝擊。(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疫情三年,中國大陸因為採取嚴厲的封鎖措施,讓產業大量外移,大陸搜航網探討產業遷徙對大陸物流與貨代業(承攬業)的衝擊,不免憂心忡忡;台灣大型承攬業者認為,大陸物流與貨代業長期以來都受大陸轉型影響,每一次所謂「騰龍換鳥」,都會出現一波倒閉潮,這次情況恐怕更嚴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2021年與2022年上半年,貨櫃船運市場最好的時段,傳出大陸小型貨代業一個月就能賺一棟房子的暴利,只要掌握到艙位,就能高價加碼給搶著要艙位的出口商,但隨著貨量日減,搜航網形容,外貿疲軟,貨代們不得不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指亮麗的長衫),美線、歐線、東南亞,班列、公路皆可拋,早已沒了當初睥睨四野的勇氣.....。

運價連跌40周、空箱堆港、歐美航線萎靡、俄烏問題等等掏空了貨代和船公司們疲憊的身體,"一單難求"、大量船舶停運的現象比比皆是。

搜航網分析,跨境企業在供應鏈遷移過程中,成本是首要因素,在其中勞動成本和可獲得性最受關注,佔65%; 物流成本和交貨時間佔46%,貿易和關稅問題佔41%,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跨境企業近七成同時選擇了三個因素,考慮較為綜合全面。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數據顯示,目前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製造業的時薪低於3美元,而中國目前已經超過8美元。在月工資方面,中國是泰國的近3倍,是印尼的近6倍。 東南亞在工作力成本上對於跨境企業有著絕對的優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東南亞市場本身的特性吸引跨境企業外,這些國家政府也陸續經濟改革,推出招商引資政策。 越南發佈的《2021-2030年外國投資合作戰略》,計劃到2030年將在越南開展業務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數量增加至50%,使越南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排名中進入東盟前三名和世界前60名。2021年,印尼頒布新的鼓勵投資清單,大幅減少了禁止外國投資者投資的行業。

短期來看,跨境企業供應鏈轉移會拓深東南亞市場,對於深耕東南亞多年的貨代來說,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大批加工廠和製造企業供應鏈遷移到東南亞,促活了中國與其的物流經濟,帶動區塊貿易發展。

長期看來,供應鏈的遷移勢必會對國內的船公司和貨代造成負面影響,市場逐漸流失到國外,雖然站在宏觀的角度來說,低技術高人工的製造業產業轉移國外有利於大陸的產業鏈升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但是同時也阻礙了中國一部分的經濟發展,而在其中可能影響最大的便是物流與貨代行業。

台灣承攬業因為很多早就跟著台商走,台商遷移到東南亞,業務重心也就移往東南亞移,因此不像多數大陸貨代業那樣受到很大的衝擊。台灣一家非上市櫃大型承攬業認為,現在的狀況也就是回到疫前,情況還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上市櫃的承攬業則認為,大陸市場因為這波產業遷徙,會產生一輪淘汰賽,沒有能力向外發展的貨代業光靠大陸市場,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很難生存,未來市場會是大者恆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