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中國將再次成為主力 引領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增長

▲▼  天安門           。(圖/記者任以芳攝)

▲富達國際看好中國 將再次成為主力引領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增長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在全球金融市場持續波動下,新興市場評價可能被低估了。富達國際亞太區股票主管Marty Dropkin分析,亞洲新興市場基於宏觀經濟增長潛力且目前評價處於數十年來低點,提供投資人掌握長期增長的契機,惟須留意各地不一的復甦步伐,而中國將再次成為主力,引領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增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Marty Dropkin指出,歷來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為投資人提供較已開發市場更具吸引力的溢價,但近期由於中國經濟復甦不均,增長速度不如投資人預期。然而,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展現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積極擴大內需的態度,預期在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下,加上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更穩健的財政狀況、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相對回軟的美元匯價等因素,將為亞洲市場提供中期增長空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有70%將來自亞洲,富達認為,中國將於當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經濟復甦的軌跡或許不會是一條直線,但目前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的韌性確實較過往經濟週期更為強韌。自2013年「縮減購債恐慌」(taper tantrum)以來,大部分新興市場的財政狀況,伴隨更佳的經常帳餘額、美元債務減少、外匯儲備增加等而增強。

另外,供應鏈中斷加速脫鉤進程。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將供應鏈轉移至鄰近國家或友岸國家,形成近岸外包(nearshoring)及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趨勢。「中國加一」策略則是一個關鍵動力,因已開發市場企業將生產線分散到其他兼具低工資及高生產技術的國家,使各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外貿收益差距擴大,印度、印尼及越南等地尤其受惠。

此趨勢也推動新興市場的人口與股市結構持續變化。目前亞洲市場不僅聚集科技、媒體、休閒娛樂及非必需消費品產業的創新企業,也不乏可受惠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宗商品企業,以及往往於利率上升環境中表現較佳的金融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過去十年網路科技等「新經濟」產業於亞洲市場的權重相對擴大,近年隨着大宗商品生產商、能源企業和銀行持續推動區內經濟增長,再次展現「舊經濟」產業於亞洲市場的重要地位。

此外,人工智慧(AI)的發展也證明了平衡投資於新舊經濟的重要性,因AI不僅可為網路平台及半導體企業帶來巨大影響,也對銅礦及鋰礦企業帶來顛覆性影響,因為AI所需的強大計算能力背後也需要銅及鋰等資源。

富達表示,看到亞洲新興市場具備不少短期及中期之利多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增長的順風,大宗商品價格偏強的環境,及以各國財政狀況的改善等。鑑於當前市場評價處於偏低水準,似乎並未跟上基本因素改善的步伐,富達認為目前亞洲新興市場正為投資人提供具吸引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