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解讀台電損益表,質疑核電成本及燃氣發電,台電回應表示,在野的主要候選人,分別提出2030燃氣佔比47%,或是綠能佔比40%的規劃,都對於發展綠電,以及天然氣作為重要橋接能源有共識。綠電發展如同其他新興能源,初期成本較高,但目前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電說明,徐巧芯認為其他部分高達720億元、佔總支出14%,但能源局估算再生能源的總電量為8%一事。事實上,「購入電力」的「其他」項下,除了綠電購電支出外,另有汽電共生購電支出,以及IPP民營電廠購電支出中非關燃料的部分,例如資本支出等等。至於該位市議員所指的綠能發電量佔總發電量8%,則是忽略了綠電已可直、轉供民間企業,並不是都賣給台電。
台電指出,綠電先期建置雖然較高,但因為購電量仍較傳統機組低,所以整體成本佔比較低,如過去所說的,2022年台電綠電購電成本約589億元,僅佔整體售電成本約6.4%。此外,綠電持續發展後,成本會持續下降,台電今年1到6月的太陽光電購電成本,每度約4.84元,比去年的4.86元,及前年的4.94元,都呈現下降趨勢。
至於核電成本的討論,台電表示,核電除發電時成本外,另外還有核廢難解造成後續的挑戰。由於高、低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址都尚需社會共識,後端處理的成本很可能因社會溝通再提高。以台電提列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工作所需資金來看,2011年時估算核定為3,353億元,至最新一次於2020年估算核定已增加至4,729億元,若考量社會現況、核能法規要求等情境進行費用重估,未來甚至可能還要額外支出。光是核一乾貯被卡關,致用過燃料無法取出,每年就需額外增加5億元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