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水位也告急 未來運輸型態勢必改變

▲▼萊茵河,萊茵河谷,萊茵河中上游河谷世界遺產,歐洲旅遊,德國旅遊。(圖/記者蔡玟君攝)

▲美麗的萊茵河已多年面臨水位不足困境。(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巴拿馬運河乾旱問題在全球貿易運輸市場鬧得沸沸揚揚,挪威奧斯陸的航運市場情報基準平台Xeneta近日也提醒,如果萊茵河水位變得危急,託運人應該對河上運輸中斷做好準備,並找到解決方案。業界高階指出,碳排放與溫室氣體排放都是人類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問題,未來的運輸型態勢必會有所改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幾年日趨嚴重的缺水問題,讓海運界人士體驗非常深刻,巴拿馬運河與萊茵河已經是連年都面臨乾旱問題,2018年,萊茵河水位曾經降至歷史低點,河上運輸幾乎停擺,導致德國工業生產損失了50億歐元,去年8月8月,關鍵水道考布水位降至32釐米的低點,導致河流交通中斷。今年7月底考布水位又降到今年以來新低。

萊茵河從瑞士阿爾卑斯山流經奧地利、法國與德國工業中心地帶,在荷蘭鹿特丹港出海,瑞士有超過10%的貿易貨載靠萊茵河運輸,每個德國居民一年約有兩噸貨物由萊茵河運輸。

極端氣候讓巴拿馬運河與萊茵河這兩個水運交通要道運作,受到嚴重衝擊,巴拿馬運河管理當局預計要花10年讓多條河流改道,引水到運河邊的加通湖,德國官方也在研究改造運河河道與做疏濬。

德國在水路受阻之後,企業改用陸運,甚或轉移生產地,製造商紛紛囤積物資,公用事業儲存額外燃料,船公司則研究購買高價,能在淺水航行的駁船,但業界估計困境還是會越來越惡化,因為溫暖的冬季代表降雪量減少,不足以在夏季融雪期提供萊茵河足夠的水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德國這樣發達的工業國家,同樣的難逃氣候危機的衝擊,未來是否因為環境問題,讓各國儘量採購鄰近國家的產品,進而縮減長程運輸,對此業界高階認為是有可能的,但是像穀物這樣的民生必需品,還是有很多國家只能靠遠程進口,例如中國即使本國玉米、黃豆等產量已經很高,還是需要遠從美國海灣與南美進口,才能滿足實際需求。

至於到2050年是否真的可能實現淨零碳排放,英國勞氏船級社接受ETtoday書面訪問時指出,預計替代燃料的轉折點大約在2030年左右,各種替代品會在2040年之前不同程度地受到關注。展望未來,2050年的目標不僅是淨零碳排放,還包括淨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這一目標取決於充足的綠色能源供應,以使足夠的替代燃料成為可行。

而從勞氏船級社的分析可以看出,綠色燃料的充足供應還是未知數,而環境正在快速惡化,人類是要跟時間賽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