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2批核廢水入海 核安會:密切監測

▲▼海水輻射監測與預報燈號。(圖/取自核安會)

▲海水輻射監測與預報燈號。(圖/取自核安會)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第2批含氚廢水已於今(5)日臺灣時間9點30分左右開始排放入海,預計排放17天,排放體積為7,800立方公尺。核安會表示,嚴密掌握日本第二批次排放動態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監測數據,並持續透過跨部會平台採行相關配套因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核安會表示,嚴密掌握日本第二批次排放源頭資訊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監測數據,日本東電公司於10月3日開始執行排放前準備工作,先將大約1立方公尺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處理水以海水稀釋後移送到放水立坑的上流水槽暫時存放,並分由東電公司與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JAEA)大熊分析中心取樣確認水中氚濃度,10月4日公布分析結果,確認稀釋後的氚濃度檢測結果符合日本承諾的排放目標,低於每公升1,500貝克。

日本東電公司已於9月21日公布第2批次預計排放處理水之放射性核種分析結果,氚以外的核種濃度與標準值上限的比值總和為0.25,符合小於1的判定值。IAEA亦於9月22日發布獨立取樣分析報告,說明日本氚濃度分析結果具有高度可信度,且沒有檢測到放射性核種活度高於日本管制限制。

核安會也表示,政府跨部會執行每日擴散預報與強化執行海水監測,確保我國海域環境輻射安全。

核安會與氣象署已於8月24日啟動擴散預報分析,每日提供未來7天的氚濃度擴散分析,截至目前第1批次排放的最新擴散情形,最外圍(氚濃度為背景的千萬分之一)擴散至日本本州東部海域,對此區海域海水中的氚濃度影響為綠燈,屬安全,且遠低於背景變動範圍,對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可忽略。目前每日預報並已納入第2批次排放的日本源頭資訊,綜合評估日本開始排放至今的擴散影響。

農業部水試所於9月11日派遣公務船至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魚漁場進行海水與漁獲取樣,已於10月2日順利返臺並將樣品送交至實驗室進行檢測,完成分析後將公開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

核安會也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增設「跨部會輻射監測整合儀表板」、「一周擴散預報概述」及「排放資訊即時看」之即時閱覽3大功能,提供掌握最新監測動態資訊。

核安會與農業部、衛福部、海委會持續嚴密監控,執行漁產、日本進口食品、海水及環境生態樣品之取樣檢測,迄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未來核安會仍秉持公開、透明、專業的立場,守護我國海域與民眾輻射安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