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賺約百億美元卻大裁員 同業估馬士基為併購事業瘦身

▲今年歐洲線長約價是去年的2.5到5倍。(圖/港務公司提供)

▲馬士基裁員記錄頗多,上一次裁最多是2015年的4千人。(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運業巨頭馬士基(Maersk)為保持盈利能力,上周宣布計劃裁員至少1萬人,對此外籍船公司台灣公司高階很不以為然,認為今年馬士基仍可賺進約1百億美元就急著裁員,沒把員工當資產,而是「可割可棄」;國內業界高階則認為,馬士基裁員可能主要為這幾年併購的多項事業進行瘦身,達到其要求的「去蕪存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士基的萬人裁員計畫相當於總員工人數9%,其中約6500人已被遣散,預計通過控制成本措施可節省6億美元,並會檢視明年的股票回購計劃,以及下調今明兩年資本支出預估。馬士基執行長柯文勝 (Vincent Clerc) 認為,航運市場可能在未來2至3年陷入一個非常壓抑的環境。

馬士基公佈,第三季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降至18.8億美元,略低過市場預期的18.9億美元,並遠低於一年前的109億美元;該公司預測今年基本EBITDA將接近之前估計的95億至110億美元區間的下方。馬士基第三季收入年減約47%至121億美元。

外籍船公司在台高階指出,馬士基過去3年賺得滿滿的,今年只是財務報表比過去3年難看,便要裁員,未免太現實。過去3年Maersk大力投資空運、倉儲、物流等事業,這些事業用人較多,是不是Maersk不看好這些事業的前景,而需要及早瘦身?

他認為一口氣裁員1萬人,對員工衝擊不言可喻。其實公司只要「遇缺不補」,很快就可以減少人力。感覺Maersk視員工為賺錢的工具,而不是資產,所以隨時「可割可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內業界資深高階則分析,馬士基過去多次裁員,這次裁員人數是偏高,不過美國許多科技公司今年藉著景氣不佳理由,採取大裁員動作,藉機去蕪存菁,屬於西方企業慣有的行為。

另馬士基這幾年到處買公司,進行垂直整合,走向端對端的服務,併進的各國企業,或許很多人不符馬士基文化,集團對於不適任的進行整頓裁處,後續其他貨櫃船公司是否會跟進值得觀察。

但就亞洲籍船公司來說,很少在做裁員的,以台灣貨櫃三雄來說,印象中沒有做過裁員,頂多是辦理優退,或是遇缺不補,陽明則做過一次高階主管減薪。

而馬士基裁員紀錄頗多,近一點來看,2015年曾經裁員4千人;2019年針對中國與智利裁員3200人,同年對併購的漢堡南美航運裁員200人;2020年以簡化組織理由宣布裁員2000人,當時該集團員工數約8萬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