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買家砍單或延遲進貨 若長鏈運輸變短鏈不利海運

▲美西線已跌破兩千美元,歐洲線卻開始收買艙費。(圖/港務公司)

▲業界擔憂紅海危機拖長,長鏈運輸會變成短鏈運輸。(圖/港務公司)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大陸有航運網站昨(23)日報導指出,紅海貨運中斷威脅大陸出口商生存,逾倍數飆漲的運價吃掉供應商的利潤,已經有買主要求暫緩出貨,也有買主大幅砍單,如果紅海的狀況長期無法解決,歐美進口商將改向印度、土耳其,越南等運輸航程較短的國家做採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此國內業界高階指出,如果長鏈運輸變成短鏈運輸,海運界的船噸過剩問題將會更加惡化,對於船公司來說是相當不利的。但是也有大型貨櫃船公司高階指出,從亞洲出去的貨櫃船,是沿途彎靠攬貨,從越南或印度輸往歐美的貨載,和從台灣或中國大陸出去的貨載運價相差不多,用的也是同一條船,運送時間多或少一個星期影響不大,重要的是貨的品質與價格有沒有競爭力,是不是剛性需求的貨。

台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上周六(20日)才指出,高漲的運價是會造成原物料與貨價高漲,進而出現通膨問題,是會有後遺症的;但是另一家攬貨公司高階指出,船公司原已經開始虧錢了,現在好不容易撿到槍,會顧得了那麼多嗎?

一位外籍船公司退休高階則分析,這一波運價高漲是會有限度的,不會出現像疫情期間那樣的天價,疫情期間是全球都有工人染疫無法上工的問題,醫療與居家上班、上學物資需要搶運,而碼頭又嚴重壅塞,現在只是船隻無法通行運紅海,單程多繞一到兩周,初期因船期延誤造成混亂,短時間就能調節過來,加上各國景氣尚未完全恢復,船噸過剩問題仍然存在,運價不會衝破天際。

另一方面船公司對於長約客戶與大客戶,基於長期合作考量,都還是有給特別折扣運價,漲價生效日期也會比別人晚,抱怨最厲害的是小客戶,而小客戶忠誠度低,會努力去尋找較低的運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