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權之爭難解? 永佳捷董座點出唯一解方

▲永佳捷董座許作名。(圖/記者廖婕妤攝)

▲永佳捷董座許作名。(圖/記者廖婕妤攝)

記者廖婕妤/台北報導

電梯大廠永佳捷(Masada)近日出版新書,並舉行「1949台商學媒體論壇」,董座許作名邀請3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企業經營權之爭、家族傳承等議題,他認為,經營權之爭的唯一解方就在於「股權多寡」,而家族要永續傳承則必須考量「意願及能力」兩大因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企業經營權之爭近年來不斷上演,像是永大、泰山(1218)、東元(1504)、大同(2371)、誠美材(4960)等都備受市場關注,其中,許作名曾經擔任永大董事長,因此感觸特別深。

許作名表示,企業第一代都是超人、膽識過人的冒險家,第二代往往要證明自己,通常容易垮得快,家族企業傳承主要看「意願」及「能力」2大因素,根據過往數據,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公司最賺錢,但家族要避免失去所有權,就必須重視監督治理。

許作名指出,不管是家族傳承衍生出經營權之爭,或是企業持股不足掀起外人爭搶奪經營權,要解決經營權之爭的唯一辦法只有1個,那就是「經營者掌握的股權數不能過少」,外人就無法有機可趁。

此外,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也分析,上市櫃公司都要重視國際第三方評等,董事改選名單要取得更多外資的支持,董事會出席率不能低於75%,董事名稱與背景也都要揭露,以及委員會獨立性如獨立董事席次不能低於三分之一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守大學企管系教授鍾喜梅提到,企業經營權傳承,不僅是權力的移轉,也關乎企業走向、員工生計,以及大眾對於公司的期待與觀感規制定。

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則表示,家族傳承計畫對於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至關重要,台灣百大企業經營者平均年齡67歲,且超過8成在60歲以上,很明顯的高齡化現象,透過有效的領導交接和繼承規劃,家族企業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