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反核人士指教與建議 童子賢:正視「能源政策議題」是好事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圖/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提供)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圖/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提供)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針對AI、ESG、淨零碳排等重要趨勢,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指出,他最近多次公開倡議能源政策,無論是反核人士的指教與建議,或是產學界的肯定與支持,讓各界能正視能源政策議題是一件好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第十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童子賢主持,會中順利通過相關議案及第十二屆理監事當選名單。現場貴賓雲集,出席人數約400位,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監事及會員藉此機會交流互動,氣氛熱絡。

童子賢表示,不只是近期受關注的能源政策,其實台灣社會在多元包容、社會正義與性別平權等層面都在進步,「即使各方經常意見分歧,但多元意見的表達也幫助消弭了些許社會壓力。」

他說,台灣「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的特質是讓社會進步、科技業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這都是台灣美好的一面,值得珍惜,這也是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成立的精神及宗旨。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成員涵蓋海內外各種專業人士,除了高科技產業外,還有律師、會計師、金融業、創投界、研究領域、學術界等,成為高科技產業厚實的後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童子賢期待,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繼續作為台灣最大的知識交流、經驗分享平台,也繼續造福會員能掌握更多瞬息萬變的科技創新創業機會。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紀珠、理事長童子賢、創會理事長劉兆玄及榮譽理事長李鍾煕合影。(圖/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提供)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創會理事長劉兆玄致詞表示,早年去國外留學的學生在畢業後通常留在國外企業工作或是自行創業,當時世界有許多全球性組織,卻沒有華人創辦的平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兆玄說,當時台灣駐美科學組組長莊以德的推動下,美西玉山科技協會於1990年正式成立,隨後陸續在美國和加拿大以華人為經濟圈的地區成立多個分會,而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為第11個分會,成為海內外人才、技術和資金的交流中心、知識經濟的平台。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以「台灣淨零排碳的科技選項」為題給予演講。廖俊智表示,以人類現有科技,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甚至是2030年減少碳排50%,幾近不太可能,一定要仰賴新科技,才可能達成既定目標。

廖俊智認為,開發零碳電力有很多科技選項,台灣在投入研發資源的安排及優先順序變得極其重要,因此,中研院已擷取出5項技術,包括高效太陽光電、去碳燃氫、地熱、海洋能及生質碳匯,皆具可行性,一旦研發成功,將會為台灣帶來巨大效益。